罕见的结痂型疥疮被及时确诊

2025-09-1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20520 次 

本报讯 (记者朱晓娟  通讯员梁雅琼)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官方网站一则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病例报道,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这是一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医务人员诊断,被及时确诊为罕见的结痂型疥疮。该类型疥疮极具传染性,同时又极易被误诊为湿疹、银屑病或红皮病等,早识别、早诊断可大大减少因误诊延误带来的公共卫生隐患。
患者是一名56岁的女性,全身90%以上的皮肤长满了红斑丘疹鳞屑,伴剧烈瘙痒,于今年2月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以红皮病被收治入院。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药物过敏、肿瘤等,均可能引发红皮病,患者需住院进一步查明病因。
患者入院当天,当时的值班医生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孙玉姣为其开具相应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止痒、保湿等治疗。但在第2天,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该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鸿伟查房后,建议快速完善活检等检查。常规皮肤病理结果一般需4天~7天才能出来。这期间,经止痒、保湿等治疗,患者脱屑有所减少,但瘙痒并未减轻,周身红斑颜色没有明显改善。
该院皮肤科医师团队反复讨论后,将常见的皮炎、湿疹、银屑病等先后被排除。难道是疥疮?但疥疮传染性极强,患者同住的老伴儿并没有类似症状。
查阅资料时,孙玉姣检索到,上海皮肤病医院曾有一名90岁的老人,确诊为罕见的银屑病合并疥疮。她立即联想到,本例患者或许也是合并疥疮,常年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其免疫力低下,比同住的老伴儿更易被感染。
孙玉姣给患者开具了疥虫检查单。门诊真菌检查室很快给了回复——疥虫阳性,镜下可见多条成虫及大量虫卵。
这时,皮肤病理室的结果也出来了,患者被确诊为结痂型疥疮。患者出院时,皮肤科医师团队给出了详细的杀虫治疗方案,并建议患者与家属隔离,有类似症状的家属一同进行杀虫治疗。护理团队及时对病房、床位及公共区域再次进行严格消杀,确保病房其他患者及医务人员无人感染。
随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医务人员先后在门诊排查出两例老年疥疮患者,及早为患者进行杀虫治疗,并杜绝了疥疮在院内传染的风险。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