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的典型信号

2025-10-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妇幼健康 浏览:16977 次 【查看证书

□王翠敏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吃得好、睡得安稳,但现实是许多孩子常会闹肚子。如果孩子最近食欲不振、腹部胀气,甚至早晨醒来口中有异味,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这些“警示信号”可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哪些迹象可能预示孩子的肠胃出现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轻松应对。

    七大信号,提前发现“小肚子的烦恼”

    肚子鼓鼓像皮球

    如果孩子饭后肚子硬得像小皮球,甚至轻按会让他皱眉或哭闹,这可能是肠胃积气过多所致。食物无法顺利排出,会让孩子感到不适。

    嘴巴里总有一股怪味

    有些孩子早晨醒来时嘴里有酸味,甚至吃饭时也能闻到一股“馊味”。这并非孩子偷吃了零食,而是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过长,发酵后产生的气味从嘴里散发出来。

    大便变得稀奇古怪

    正常的大便是软糊状的。如果孩子的大便突然变得稀薄且有异味,甚至像“蛋花汤”一样,或者里面能看到未消化的奶瓣,表明肠胃可能出现了问题。

    吃饭时总爱“罢工”

    原本食欲旺盛的孩子突然变得挑食、厌食,甚至见到奶瓶就躲避。这可能是因为孩子肠胃已经感到不适,此时再进食只会让他们更难受。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有些孩子一到晚上就哭闹不止,翻来覆去睡不踏实,甚至出汗、踢被子。这可能不是缺钙,而是因为白天吃得太饱,肠胃负担过重导致的。当孩子摄入过多食物后,胃肠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消化吸收,尤其是晚餐如果进食过量或过于油腻,会使得肠胃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多。孩子在夜间睡眠时,身体仍处于消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感,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频繁放屁还响亮

    如果孩子饭后总是放屁且声音特别响亮,还带有酸臭味,表明肠道内积攒了过多气体。未消化的食物在肠道内发酵,会产生更多废气。

    脸色发红、手脚发热

    有些孩子虽然穿得不多,但是小脸总是红扑扑的,甚至手脚发烫。这可能是“内热”的表现,因为食物在肠胃中积滞,时间久了会转化为热量,使孩子看起来像是“上火”了。

    肠胃“堵车”了怎么办?试试这些方法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信号,不必过于紧张,但也不能忽视。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小妙招,能够帮助孩子缓解不适。

    调整饮食节奏

    注意不要一次喂太多,少量多餐有助于消化,避免给宝宝的肠胃造成过大负担。如果是奶粉喂养,请注意调配比例,不要过浓。过浓的奶粉会增加肾脏的代谢压力,可能导致宝宝便秘或消化不良。辅食添加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单一食材开始尝试,确认宝宝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后再添加下一种。

    饭后轻轻按摩肚子

    饭后半小时,家长可以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按摩孩子的小腹。按摩时,注意动作要轻柔。如果孩子有腹泻,可改为逆时针按摩,有助于肠道放松。

    适当增加活动量

    白天要让孩子多活动,比如趴着玩、翻身、爬行等,这些动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更快“走”出去。如果天气较好,可以带孩子外出晒太阳,这有助于肠胃功能恢复。

    注意腹部保暖

    肚子受凉是肠胃不适的常见原因,腹部暴露在外容易让寒气侵入,导致肠胃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进而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晚上睡觉时,给腹部盖好被子,防止寒气进入体内。

    试试天然助消化的食物

    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添加山楂、小米粥等温和且有助于消化的食物。添加时要注意,需根据年龄和体质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固定的睡眠和饮食时间,不要让孩子吃得太晚,尤其是睡前1小时要严格避免让孩子进食,以免食物在胃中停留过久,导致消化不良或肠胃不适。

    什么时候需要找医生帮忙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或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持续呕吐或腹泻,出现脱水症状;腹胀严重,按压时疼痛剧烈;大便带血或颜色异常。医生可能会通过简单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药物干预或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疾病。

    孩子的肠胃如同一条小小的“高速公路”,只有保持畅通,才能将营养输送到身体各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学会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从饮食、作息到情绪,全面呵护他们的肠胃健康。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