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牵出医患情
2025-10-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5581 次
本报记者 刘 旸 郭娅妮 通讯员 华小亚 何剑烁
晚婚的王先生夫妇,为备孕历尽艰辛。王先生的妻子刘女士经过多次妇科手术,最终借助试管婴儿技术怀孕。但随后,刘女士被查出罕见的异位妊娠——宫角妊娠。无奈之下,她只好接受了宫腹联合术,同时切除了双侧输卵管。此后,刘女士走上了第四次试管婴儿的备孕之路。
“好不容易又怀上了,我们一定要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为小宝宝护航。”经过多方问询,王先生夫妇最终找到了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许雅娟。
在医疗团队的精心呵护下,2019年5月,刘女士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平安分娩一子。此后每年的11月底,老家在江西的刘女士都会给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的医务人员寄来两箱赣南脐橙,以表达感激之情。
如今,几十个这样的真实故事,被收录至图书《河南省妇幼故事(第一集)》中,传承着河南妇幼文化与精神。
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院史馆,我们一眼就能看到陈列在入口处的《河南省妇幼故事(第一集)》。“2021年起,我们开始收集身边的动人妇幼故事,并集结成册、印刷出版,以期通过这些故事,将妇幼文化、妇幼精神所凝聚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谈起这本书的创作初衷,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郭晓丽如是说。
据郭晓丽介绍,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39年的发展历程及医疗服务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妇幼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医院发展历程的生动记录,也是医务人员践行初心使命的见证,更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为此,该院专门组织创作团队创编《河南省妇幼故事(第一集)》,系统记录全院建设发展和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成果,让更多人了解妇幼健康事业,展现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担当。
“我们期待通过系列丛书的出版,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情感桥梁,让社会大众深入理解妇幼健康事业的特殊价值,共同构筑守护生命起点的爱心长城。”郭晓丽说。
《河南省妇幼故事(第一集)》涵盖《党史学习教育》《我和省妇幼的故事》《防汛故事》《抗疫故事》《妇幼人物》《特殊病例》《健康科普》等多个栏目、数百个动人故事。书籍通过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先后在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暨儿科发展论坛上,进行展陈交流。同时,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也通过其官网、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线下活动等,对书籍进行宣传推广,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如今,这本书已成为河南省妇幼健康领域行业内交流的生动素材,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借鉴,促进了全省妇幼健康事业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河南省妇幼故事(第一集)》获评医疗卫生文博展陈系优秀展品后,这一系列书籍仍在持续深耕妇幼健康叙事宝库,并于2024年出版了《河南省妇幼故事(第二集)》,多维度呈现妇幼健康事业的多彩画卷。
“这些丰富多元的素材,始终围绕‘妇女生命全周期、儿童生长全过程’,不断深化‘生命至上、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内涵。这些有温度的文字,留存了河南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鲜活档案,激励着全省妇幼健康工作者继续用行动书写河南妇幼健康事业的新篇章。”郭晓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