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糖尿病 远离并发症
2025-10-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17965 次 【查看证书】
□李梅坚
糖尿病作为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控制效果不佳易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大幅降低生活质量。但通过科学护理,多数并发症可预防。掌握以下五大核心要点,能帮助患者平稳控糖、守护健康。
饮食管理:控糖的“第一道防线”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核心是“均衡营养、总量控制、规律进餐”。主食优先选全谷物和杂豆类,每日250克~400克,其膳食纤维可延缓血糖上升;蛋白质以鱼、蛋、瘦肉及豆制品为主,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1.2克,避免过量加重肾脏负担;脂肪选橄榄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严控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同时遵循“三低一高”,低糖、低盐(每日≤5克)、低油(每日25克~30克)、高纤维(绿叶菜每日≥500克)。建议少食多餐,将三餐总量分为4餐~5餐,避免暴饮暴食致血糖波动。
科学运动:控糖的“天然药方”
运动能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降血糖,还可增强体质、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者,可选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分次进行(每次30分钟~40分钟)。
运动要注意“三部曲”,运动前热身5分钟~10分钟,防突发不适;在运动过程中,关注身体反应,出现心慌、头晕等低血糖症状,立即停运动并补充饼干、糖果;运动后拉伸,同时监测血糖,掌握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血糖监测:控糖的“导航仪”
定期监测血糖是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的关键,能及时发现异常、预防并发症。血糖稳定者,每周监测2次~4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不稳定或调药者,要每日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并记录变化。
监测血糖时要正确操作,采血前洗手,用酒精消毒后待皮肤干后再采血;轮换采血部位,预防皮肤损伤;用合格血糖仪和试纸,定期校准,确保结果准确。同时,将血糖记录交给医生,便于调整饮食、运动和用药。
规范用药:控糖的“助推器”
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均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否则易致血糖波动、引发并发症。口服药按时按量吃,了解药物的作用时间和注意事项(如部分药物要餐前服、部分药物要餐后服),以防影响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注射胰岛素者,要掌握正确方法。选腹部、大腿外侧等合适部位,轮换注射,防止长期同一部位致脂肪硬结;按医嘱控剂量,注射后不立即揉搓注射部位;注意储存方法,未开封的胰岛素冷藏,已开封者室温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心理调节:控糖的“精神支柱”
长期受糖尿病困扰,部分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情绪波动又会影响血糖,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心理调节很重要。患者要正确认识糖尿病,知晓科学管理可控病情、减少并发症,树立信心;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分享控糖经验,缓解压力;也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相互鼓励;若情绪问题严重,及时找心理医生帮忙。
糖尿病管理是“持久战”,要长期坚持科学护理。做好饮食、运动、监测、用药和心理这5方面工作,就能有效控制血糖、远离并发症,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