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双腔鼻胃肠管

2025-10-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天使之声 浏览:12406 次 

□李林倩  文/图

   技术背景
    鼻肠管在X光下可见,在盲插过程中,鼻肠管借助引导钢丝被伸直并置入胃中,随后取出导丝。在胃肠动力正常的情况下,鼻肠管可在8小时~12小时内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窥镜辅助下通过幽门。肠内营养通过鼻肠管直接提供,以维持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移位,并降低能量消耗及高代谢水平。目前,部分鼻肠管缺乏引流功能,无法快速对胃肠内进行减压。当患者胃肠胀气时,因导管已插入,气体排出较为困难,舒适性较差。此外,鼻肠管插入后需限位以防位置滑动。现有鼻肠管固定方式通常是用固定贴包裹导管末端并粘贴于患者口鼻处,但若患者脸部出汗或渗出油脂,会导致固定贴黏性显著下降,影响导管固定效果,实用性较低。为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双腔鼻胃肠管。
    创新内容及亮点
    这种适用于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双腔鼻胃肠管包括管体。管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4个第一侧孔和4个第二侧孔,管体的底端固定套接有插入端,管体的背面设置有放置层。放置层的两侧分别系接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的正面粘接有公魔术贴。第二绑带的背面粘接有与公魔术贴配合使用的母魔术贴。管体的正面与放置层之间粘贴有两个固定贴。管体的30~60距离之间设置有开口压痕。管体的总长度为1.7米。管体的顶端与第一侧孔之间的长度为1.2米。第一侧孔与第二侧孔之间的长度为0.3米。管体的顶端固定套接有Y形三通管。Y形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均固定套接有防尘套。防尘套由PP材质制造而成。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插入端的形状为由细至粗的锥形。插入端和管体的表面均涂覆有亲水涂层。
    有益效果
    1.将插入端置入患者体内,插入过程中带动管体一同进入,直至管体的第一侧孔和第二侧孔分别到达患者的胃部和肠道。此方法可快速对患者胃肠内胀气进行减压,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2.将放置层放在患者的下巴处,然后用双手同时拉住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向患者的颈后方向拉动。当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拉紧到一定程度后,将母魔术贴和公魔术贴粘在一起,即可实现防脱落的功能,有效提高导管的固定效果,实用性高。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适用于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双腔鼻胃肠管结构简易正面示意图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