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入烟火 岐黄惠民生

2025-10-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中医要闻 浏览:28351 次 
南阳市

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徐倩)10月14日晚,在南阳“烟火宛城”仲景市集上,一款“可穿戴式中医药呼吸疗法”口罩吸引不少市民驻足体验。现场一位市民在试用后发出赞叹:“戴口罩就能舒缓鼻炎和咳喘,这太方便啦!”
据悉,仲景市集位于医圣文化园北侧,本次市集以夜市为主要形式,计划持续至2026年3月,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也为医圣文化园带来了旺盛人气。目前,市集已入驻超过200个铺位,涵盖中医药展销、药膳小吃、文创饰品等多种业态,在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实现了文化、社会与城市管理的多赢。
在琳琅满目的摊位中,宛城区中医院设立的养生铺子格外引人注目。这里陈列的“中药口罩”“药膳小吃”“养生茶饮”等中医药健康制品,集中展现了中医药“生活化”的创新实践。
据宛城区中医院产业中心经理、养生铺子现场负责人申向春说,“秋冬是鼻炎与咳喘的高发期,我们联合北京验自堂研发的这款‘中药口罩’,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将传统中药与现代防护相结合。口罩并非简单的物理屏障,而是通过嗅觉吸收,使药气随呼吸直达肺与鼻腔,起到调理作用。这种外用闻吸的方式,安全便捷,也避免了‘是药三分毒’的顾虑,就像一道‘会呼吸的屏障’,从源头守护呼吸健康。”
宛城区中医药管理局产业科科长李磊表示:“仲景市集这样具有烟火气的平台,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它们将中医药的文化属性与市场潜力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公众对中医的认同,也让‘治未病’的理念更广泛地传播,希望更多人通过市集认识中医药健康制品,让中医药知识以更亲切的形式走进百姓生活。”
在政策支持方面,南阳市宛城区市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支持中医院及相关单位研发并提供膏方、足浴方、食养药膳、养生茶饮及院内自制的其他健康制品,推动中医药养生服务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濮阳县

本报讯 (记者陈述明  通讯员刘 阳  吕言睿)近日,濮阳县中医医院在风景秀美的湿地公园和古韵悠然的濮水小镇,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两场别开生面的“中医夜市”活动。
华灯初上,“中医夜市”便热闹起来。濮阳县中医医院派出资深专家团队,前来就诊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老中医们屏息凝神,细致地为居民把脉诊病,耐心解答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与调护问题;推拿按摩区域,医师们手法娴熟,为饱受颈肩腰腿痛困扰的居民疏通经络、缓解疲劳,一声声舒适的赞叹便是最好的认可;艾灸、耳穴压豆等特色疗法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好奇的居民驻足尝试,亲身感受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独特魅力;而在中药展示台前,药师们正向围观的群众介绍着各种中药材的性味功效,让“百草”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白天要上班,没时间去医院看病,这个夜市办得太好了!”一位刚做完推拿的居民满意地说道。这里没有医院的紧张氛围,有的只是如沐春风的交流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医夜市”,成功地将健康服务无缝对接到了“人间烟火”之中,让预防保健的观念如春风化雨,滋养心田。
“中医夜市”不仅是一场医疗服务,更是一堂流动的中医药文化公开课。在古色古香的小镇背景下,中医药不再是古籍中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变成了可感、可触、可体验的生活方式。
许多带着孩子来游玩的家长,借此机会让孩子近距离接触中医药文化,辨识中药,了解典故,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历经千年的岐黄之术,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

10月13日,在三门峡梦之城购物中心,身着汉服的医务人员演绎中医药文化主题国风秀。三门峡武强中医院与三门峡梦之城购物中心联手,为市民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养生盛宴——“脆皮青年养生市集”。此次活动以“中医+潮流”为核心,受到市民好评。
 朱晓娟  姚 鑫/摄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