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窗”

2025-10-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20041 次 【查看证书

□王瑞芳

 

   脑梗死救治的核心在于抢时间。医学上定义的“黄金时间窗”,是决定患者能否恢复健康、是否遗留后遗症的关键节点。
“黄金时间窗”的界限
    目前,国际公认的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黄金时间窗”为发病后4.5小时内,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如后循环梗死、影像学评估提示缺血半暗带较大者),可以将“时间窗”延长至6小时内。
    这一时间界限的依据:脑组织缺血超过4.5小时后,大量神经细胞会进入不可逆转的坏死阶段,即使后续开通血管,也难以恢复功能;而在4.5小时内溶栓,可以疏通堵塞的血管,挽救濒临坏死的缺血半暗带,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错过“黄金时间窗”的危害
    神经功能永久性损伤 每延误1分钟,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延误的时间越长,患者恢复的概率越低。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超过4.5小时后,静脉溶栓的出血风险会显著升高,医生通常不再推荐该疗法,只能选择效果相对有限的抗血小板、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
    增加致死风险 严重脑梗死患者若未及时救治,可能引发脑疝、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死亡率上升。
如何快速识别脑梗死
    准确识别症状是抓住“黄金时间窗”的第一步,我们可以用“BE FAST”口诀快速判断。
    B(Balance):平衡障碍,突然走路不稳,向一侧倾斜;E(Eyes):视力异常,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重影;F(Face):面部不对称,微笑时一侧嘴角下垂,眼睑闭合不全;A(Arm):肢体无力,单侧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麻木,抬手时无法坚持;S(Speech):言语障碍,说话含糊不清、无法理解他人话语,或突然说不出话;T(Time):一旦出现上述任何症状,立即记录发病时间,并拨打急救电话。
“黄金时间窗”内的急救要点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患者应明确告知急救人员“疑似脑梗死”,并提供准确地址,方便急救车快速抵达;若有家人陪同,可以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既往病历等资料。
    避免错误操作 家人应避免给患者喂水、喂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保持患者周围环境安静、通风。
    选择有溶栓能力的医院 急救车调度时,患者可以主动要求送往具备“卒中中心”资质的医院。这类医院有专门的急救绿色通道,能快速完成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评估溶栓条件,缩短救治时间。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醒来后发现症状的患者 若患者醒来后发现症状(无法确定具体发病时间),需要以“最后一次清醒时间”作为发病时间起点,若距离最后清醒时间在4.5小时~6小时,仍需要尽快就医。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溶栓或取栓条件。
    高龄或有基础病的患者 即使年龄超过80岁,或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只要无明确溶栓禁忌证,在“黄金时间窗”内仍可以考虑溶栓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