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2025-10-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健康促进 浏览:18744 次 

□刘晓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持续攀升。这种慢性代谢疾病不仅会影响血糖调节,还会通过多种途径损伤全身器官。若长期忽视血糖管理,可能引发多系统并发症,威胁老年人健康。本文将介绍老年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要点。

    微血管病变:无声的器官损伤

    糖尿病肾病是微血管病变的典型代表。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早期表现为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增加,此时通过微量白蛋白尿检测即可发现。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渐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等症状。控制血糖、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并遵医嘱使用药物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视网膜病变同样不容忽视。高血糖易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出血,甚至形成新生血管。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视物模糊,后期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可通过激光治疗封闭渗漏血管,晚期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减轻黄斑水肿。

    神经损伤:从肢体到内脏的广泛影响

    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四肢远端,表现为对称性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夜间症状可能加重。肌电图检查可确诊神经传导异常。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联合依帕司他片,可改善神经代谢环境。日常需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烫伤、割伤等外伤。

    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内脏功能,可能导致胃轻瘫、直立性低血压等问题。这类病变需通过控制血糖、调整饮食节奏来缓解症状。

    大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的双重威胁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升高。典型症状包括胸闷、胸痛、肢体无力,但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定期监测心电图、颈动脉超声,控制血脂、血压,并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糖尿病足:从感染到坏疽的连锁反应

    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共同作用,使足部成为糖尿病的“高危区域”。轻微擦伤可能发展为难以愈合的溃疡,合并感染时甚至需要截肢。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在于每日检查足部皮肤,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避免赤脚行走。出现伤口时需立即就医,进行清创、抗感染治疗。

    全身性影响:感染与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高血糖环境还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此外,约3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牙周病,需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

    科学预防:多维度管理是关键

    血糖控制: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

    定期筛查:每3个月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进行眼底、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等。

    生活方式: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膳食纤维摄入3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用pH(氢离子浓度指数)5.56.5的温和清洁剂洗脚,避免自行修剪胼胝。

     (作者供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