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正确的翻身技巧可预防压疮
2025-10-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健康促进 浏览:18637 次□周淑娥
在照顾长期卧床患者的过程中,预防压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压疮一旦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其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在众多预防压疮的措施中,正确的翻身技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压疮是如何形成的。当患者长期卧床时,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到压力,尤其是骨隆突处,如骶尾部、髋部等,这些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部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皮肤破损、溃疡,便形成压疮。定期翻身能有效缓解局部压力,恢复血液循环,从根本上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
那么,如何为长期卧床患者翻身呢?这其中有着诸多讲究。在翻身前,护理人员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伤口情况等,以确定合适的翻身方式。其次,检查输液管、导尿管等是否需提前固定。最后,准备软枕或减压垫(用于支撑体位)、毛巾(用于减少摩擦)。一般来说,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即可。
为患者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平稳,避免拖、拉等行为,防止损伤患者皮肤。以协助患者向一侧翻身为例,护理人员可将患者的双臂交叉放于胸前,双膝屈曲,使其足跟紧贴床面,一只手托住患者的肩颈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的腰部和臀部,缓慢将其身体转向一侧,然后用软枕支撑患者的背部、足踝等。
对于体重较大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建议采用双人翻身法。两名护理人员需站在病床同一侧,先将患者的双手置于腹部。一个人托住患者的颈肩部及腰部,另一个人托住患者的臀部和腘窝,两个人同时合力将患者轻轻移向自身一侧。随后,两个人分别扶托患者的肩部、腰部、臀部和膝部,动作一致、缓慢平稳地将患者身体转向对侧。翻身完成后,将软枕垫在患者的身体各部位,确保其舒适、安全。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如带有引流管的患者,翻身时要格外小心。先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避免翻身过程中牵拉、扭曲引流管,确保引流管通畅。在翻身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除了掌握正确的翻身技巧,日常护理中还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衣物,以减少感染风险。定期为患者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不宜翻身的患者,应对其受压部位使用水垫、啫喱垫进行减压。
总之,做好卧床患者的压疮预防至关重要,而正确的翻身技巧是核心环节。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需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