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 琦)今年10月15日是第18个全球洗手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以“AI(人工智能)创新赋能”与“现场实践互动”为抓手,先后举办全球洗手日AI海报设计大赛与手卫生现场科普宣传活动,将手卫生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健康行动。
河南省肿瘤医院感控管理办公室(简称感控办)举办“AI助‘手’·护健康”全球洗手日AI海报设计大赛,全院联动,共同参与。大赛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将手卫生知识从刻板文字转化为生动视觉语言,增强传播效果。活动共收到临床及医技科室提交的91份作品。由护理部、保健办、宣传办、信息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评审团,从主题契合度、科学准确性、创意独特性、视觉感染力4个维度进行严格评审。得分前20名的作品进行了线上推广和投票,相关推文阅读量达1.6万余次。综合专家评分与线上人气,最终评出最佳创新奖5项、最佳人气奖5项及优秀奖10项。
10月15日上午,该院以“全民洗手·促健康”为主题的手卫生现场科普宣传活动在门诊一楼大厅正式启动。该活动由感控办联合门诊办等多个部门共同举办。该院副院长崔巍说,手卫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可降低20%~40%的感染风险。研究显示,手卫生依从率每下降1%,感染风险相应增加1.5%。这充分表明,持续提升全体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任务。同时,倡议大家争当规范洗手的践行者、感染防控的监督者和手卫生文化的传播者。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用荧光检测仪为50名现场观众进行手部采样检测,先记录洗手前的细菌残留数值,再指导大家按“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最后再次检测。前后对比的数值变化,让“规范洗手能有效去除病原体”从抽象概念变为直观事实。现场还设置手卫生知识竞答、趣味游戏等环节,将“学知识”变成“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