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测量胸外按压深度的工具
2025-11-0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天使之声 浏览:17209 次
□王亚昌 文/图
技术背景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呼吸与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的紧急抢救措施,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一旦因意外、非暴力原因等发生猝死等情况,若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抢救,4分钟~6分钟内将因大脑缺氧和心脏泵血功能丧失,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从而错失最佳抢救时间,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在此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手段。
目前,临床实践中尚缺乏能够实时监测按压深度并评估按压质量的工具,因而难以避免无效按压及复苏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测量胸外按压深度的工具,使其能够根据临床需求设定按压深度,有效消除因医护人员个体力量差异导致的按压过深或过浅问题,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创新内容
这种用于测量胸外按压深度的工具包括两个尺寸一致的调节杆结构,两个调节杆结构之间设置有一根横杆,横杆上安装有按压测量装置。按压测量装置通过夹槽与横杆实现活动连接。
按压测量装置主要由固定在夹持装置上的电动推杆组成,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置有一个T形板,T形板上安装有压力指示器,且T形板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气囊与压力指示器相连。在使用时,可将气囊放置在患者的胸部,电动推杆驱动T形板上下运动,带动气囊执行按压动作,压力指示器实时显示压力数值,从而实现按压质量的监测。
调节杆结构由中空圆柱状外接筒和套设于外接筒内部的内接筒组成,外接筒外部设置有调节栓。测量时,将两个调节杆结构分别放置在患者的肩部两侧,拉伸内接筒直至按压测量装置中的气囊贴合患者胸部按压处,随后拧紧调节栓以固定内接筒长度。
夹槽靠近横杆两侧各设置有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压杆。压杆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并通过凹槽内的第一弹簧实现连接;压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夹板相连。使用时,将夹槽缺口对准横杆外侧,使两个夹板紧贴横杆表面,借助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夹紧横杆,从而稳固固定按压测量装置。
夹槽截面呈凹形结构,由弹性材质制成。夹板与横杆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卡扣与卡槽,进一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两个调节杆结构均采用医用不锈钢材质,底端各设置有一个支撑底座,支撑底座靠近平面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以提升整体稳定性。
有益效果
1.通过将两个调节杆结构分别放置于患者肩部两侧,拉伸内接筒使气囊紧贴胸部按压处后拧紧调节栓,可确保按压位置精准、装置稳定就位。随后,由电动推杆驱动T形板上下移动,并带动气囊实施按压,压力指示器实时反馈压力数值,实现对按压质量的持续监测。
2.夹持装置通过夹槽缺口套接于横杆外侧,两夹板在双弹簧作用下紧贴横杆表面,结合卡扣与卡槽的配合锁定,实现按压测量装置的快速安装与可靠固定,操作简便,便于临床使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图1为测量胸外按压深度的工具的简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量胸外按压深度的工具的按压测量装置结构的简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