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华
阿莫西林、头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药物。但是,这两种药物不是万能的消炎药。这两种药物均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严格的使用规范,如果正确使用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用错药物,则可能延误病情,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出现细菌耐药性。
什么是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作用于人体的时候,可以很好地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到杀菌效果。因此,对于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阿莫西林均可以发挥出抗菌效果。
什么是头孢
头孢则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统称,目前已有4代产品。不同代际的头孢菌素,在抗菌谱、抗菌活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整体上分析,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阿莫西林和头孢的区别
从适用场景来看,阿莫西林大多应用于扁桃体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中。这些感染主要由溶血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除了上呼吸道感染之外,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以利用阿莫西林控制细菌感染,改善患者的症状。
头孢的适应范围更加广泛。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在对抗皮肤软组织、呼吸道等部位的轻度感染中,第一代头孢菌素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比第一代头孢菌素稍微弱一点儿,但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更强。因此,第二代头孢菌素在尿道、呼吸道部位的感染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抑菌效果更强,而且对铜绿假单胞菌也可以发挥作用。因此,在败血症、肺炎等严重感染中,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第四代头孢菌素对于革兰阳性菌的抑菌作用大大提升,抗菌谱也更加广泛。因此,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中,第四代头孢菌素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阿莫西林和头孢的使用误区
阿莫西林的使用误区
误区1:感冒发热就用阿莫西林。
回答:很多感冒是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而阿莫西林仅对细菌感染有效。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阿莫西林很难发挥出很好的作用。盲目使用阿莫西林,不仅不会缓解症状,还会增加肠道菌群紊乱或者过敏的风险,让细菌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感冒后,如果患者的体温低于38.5摄氏度,并且症状比较轻,可以先通过补水、休息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如果持续高热超过3天,并且出现咽部化脓、咯黄痰等症状,患者就需要到医院检查,确定是细菌感染后,再遵照医嘱使用阿莫西林。
误区2: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见效就停”“无效加量”。
回答:有些人认为,药吃多了不好,因此在症状缓解后就会立即停药。还有一些人觉得,药的剂量不够就没有效果,从而自行增加剂量。事实上,如果用药的疗程不足,很可能没有彻底杀灭细菌,导致残留的细菌继续繁殖,并且产生耐药性。过量使用阿莫西林,会损伤肝肾功能,尤其是老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的风险更高。
正确做法: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即使症状消失,也需要按照规定的疗程完成治疗,以免细菌出现耐药性。
头孢的使用误区
误区1:用药期间及停药后饮酒或接触含酒精的制品。
回答:很多人忽视“头孢+酒精=中毒”的风险,认为少量饮酒或者接触含酒精的食物、含乙醇的药物等没事。其实,头孢类药物会抑制酒精代谢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醛在患者的体内蓄积,从而引发“双硫仑样反应”,这时候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头晕等情况,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心肌梗死、血压下降或者休克。
正确做法:患者在用药期间乃至停药后至少7天内,严格避免接触含酒精的食物、药物,更不要饮酒。
误区2:儿童使用成年人头孢制剂,随意减少剂量。
回答:有些人认为,头孢制剂的成分一样,成年人的药物剂量减半给儿童吃就行,或者担心副作用而擅自减少儿童的剂量。事实上,成年人的头孢制剂和儿童的头孢制剂在剂型、剂量规格、辅料成分方面均存在差异,两者不能混用。正确的做法:儿童使用头孢时,需要遵照医嘱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并且严格按量服用,避免自行调整。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