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方城县强化中医药管理  

   本报讯 近年来,方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中,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县的发展目标,突显中医药在基层防病治病上的成效。
    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大力支持。县政府成立方城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领导小组、方城县中医药预防保健领导小组和方城县仲景健康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县长、分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先后下发《方城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关于加快中医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成立方城县中医药预防保健领导小组的通知》《方城县仲景健康城建设重大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加大投入力度,提供经费保障。首先,争取项目资金。2017年,县中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000万元,省市特色专科建设、中医馆项目、科普进基层项目等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其次,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县政府拨付中医药经费657.50万元,同时对中医院门诊医技楼建设项目给予400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再次,加大中医药投入力度。2017年,各医疗机构共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
    完善体系建设,加强组织保障。该县建立县、乡、村三级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体系。县、乡医疗机构均设置中医管理科,明确分管院长和中医科长;县中医院设立中医基层指导科;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的“仲景苑”和16家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堂”均为独立科室;80%的村卫生所均配备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全县中医药工作上通下达,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加强政策引导,转换工作思路。方城县卫生计生委(现为方城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借机组织卫生院院长到中医药服务工作开展较好的山东省、河北省等地考察学习。博望镇卫生院在加强“中医堂”建设的同时,将中医药应用拓展到所有病区;赵河镇卫生院制订措施,要求所有医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管理工作的加强使两个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收入明显提高,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药占比分别下降15%和11%。
    加强督导检查,促进工作落到实处。方城县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采取月报表、季督查、半年考评、年终总评的方法,要求各医疗机构每个月上报工作量、经济收入等情况,以便掌握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对中医药工作成效较差的单位进行督查指导,在半年考评后抓整改,将对有关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年终考评范围,最大限度地抓落实;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范围,平时由县中医院中医基层指导科负责培训,每半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考核,确保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
 (乔晓娜  方 圆  张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