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普及泌尿外科微创技术 让患者向尿袋说“不”——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公益活动走进郸城县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毕春晓 谢宗阳  文/图

名医名家走进郸城县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从此以后一辈子都要随身携带尿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和别人的眼光!”8月2日上午,在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会议室,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春晓以自己独创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为例,向当地近400位医务人员讲解了自己20年来的经验,“这一术式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排尿功能,免除患者携带尿袋之苦。”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势,成为泌尿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手段。8月2日,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共同主办,河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及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十三期“走遍中国前列县(腺)”大型公益活动暨2019年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公益活动在郸城县举办。河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杨锦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春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魏金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屈淼林、河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贾占奎等14位泌尿外科专家在郸城县开展学术讲座、义诊等。
“前列腺增生是困扰中国老年男性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此次公益活动中,我们专门请刘春晓教授助阵,力争把泌尿外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将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推广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满足基层老年男性患者的健康需求。”杨锦建说,省内外专家同台开展讲座和手术,这对双方在技术升级和理念创新方面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次来河南参加公益活动,刘春晓拿出了两个绝活儿——“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和“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分别在学术讲座和公益手术环节进行展示和操作,让与会人员和患者真切感受到这两种手术方式所带来的便利。
据刘春晓介绍,以前膀胱癌患者切除膀胱后往往要长期携带尿袋,很不方便。现在,一些医院为患者做的还是回肠膀胱手术或者输尿管造口等开放性手术,术后患者也要携带尿袋生活。早在2000年,他就开展了“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目前,这一术式还没有普及,需要一步步向全国推广。
据了解,做完“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样排尿,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患者的排尿功能。其主要做法是截取患者20厘米左右的乙状结肠,在切除癌变膀胱后,为患者再造一个新膀胱。
“只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构建一个新膀胱。”刘春晓说。
当天,刘春晓、贾占奎以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原解放军159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杨登科、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康郑军、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病区主任景治安等专家开展的8台公益手术画面及现场讲解,分别通过网络系统传至会场,供与会医务人员观摩学习。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4月以来,河南省医学会各个专科分会积极参与活动,并组织名医名家5000余人开展义诊300余场、科普活动111场,培训基层医师3万余人,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