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护理教学查房提升护理综合水平  


□杜红妍  陈 涛  陶 霖

   为了强化专业知识,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家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笔者所在科室举办了总结、辨析急性脑梗死护理教学查房活动,通过分析护理差错,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对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后,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笔者将这种护理教学查房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仅供同行借鉴与探讨。

查房内容   查房重点:了解急性脑梗死的概念及临床表现,掌握急性脑梗死的观察重点及护理常规。
    概述: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通常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
    临床表现:1.突然,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天~2天达到高峰。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严重或下肢比上肢严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
    对症治疗:1.溶栓治疗:发病后3小时~6小时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者脑出血的概率更高。2.一般治疗:①调整血压:脑梗死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比如血压为150~160/10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得过低可加重脑缺血。②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③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等。④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⑤防止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⑥早期活动:防止褥疮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皮肤受压和褥疮形成。⑦加强营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患者创造康复的机会。
    患者一般资料:14床,郭彦奎,男,66岁,主诉:左侧肢体瘫痪半月,左下肢水肿4天。于2018年5月1日16时10分入院,护士用平车将其推入病房。患者呈嗜睡状,精神差,体温为36.2摄氏度,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患者,汉族,初中文化,农民;主管医生:祁亚伟,一级护理。
    患者现病史:患者半月前,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瘫痪,左上肢不能持物,稍能活动,左下肢不能行走,稍能抬起,不能言语,不能进食,去当地医院治疗,医生给予静脉溶栓,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降脂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4天前,患者的左下肢出现水肿,皮肤温度高,进行彩超检查,结果提示:静脉血栓,嗜睡,无肢体抽搐。为了明确治疗方案,遂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门诊医生接诊该患者后,以“急性脑梗死”收入笔者所在科室治疗。
    既往病史:该患者患糖尿病十几年,平素规律口服二甲双胍缓释胶囊,血糖控制情况差;患高血压病1年,最高血压为180/90毫米汞柱,未服药治疗;患有冠心病,平素服用稳心颗粒保守治疗,发现有阵发性房颤十几天。目前,该患者规律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毫克,偶有心慌、胸闷情况。
    过敏史:该患者无过敏史
    主要辅助检查阳性结果:1.下肢动脉彩超:左侧股总、股浅、腘及胫后静脉内血栓形成(新蔡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5月15日的检查结果);2.床边心电图提示:异位心律,快心室率,心房颤动,部分导联异常;3.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双下肺坠积性肺炎;4.凝血3项:D-二聚体测定高于正常值,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值,肝功:谷草转氨酶高于正常值。
    主要诊断:1.急性脑梗死;2.高血压病;3.冠心病,阵发性房颤;4.2型糖尿病;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肺部感染。
    治疗原则: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鼻饲饮食,留置尿管,监测血压,给予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化痰,降脂稳定斑块等药物应用,并对症支持治疗。

主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及护理措施

意识障碍
    相关因素:与脑水肿、电解质紊乱所致大脑功能受损相关因素。
    有关预期目标: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减轻,神志逐渐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1.护士应评估,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适时使用床挡;2.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好病情变化记录;3.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供氧;4.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情绪烦躁不安时坠床。
清理呼吸道无效
    相关因素:与咯痰无力、呼吸困难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呼吸道通畅。
    护理措施:1.护士应评估呼吸道,评估患者咳嗽是否有效,评估肺部是否有感染;2.痰液黏稠,易咯出痰时,可进行雾化吸入;3.遵照医嘱合理用药,预防控制肺部感染;4.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湿度50%~70%,温度为20摄氏度~22摄氏度。
有误吸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呕吐反射减弱、吞咽困难有关。
    预期目标:1.患者呼吸道通畅,无发生误吸现象;2.患者家属能描述如何预防误吸的方法。
    护理措施:1.护士应备好吸引器和吸痰管以备随时使用,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2.进食前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胃内残余物,残余物过多时,暂停进食,并通知医生;3.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4.分泌物的颜色与所进食的颜色类似时,提示可能有误吸,应及时报告医生;5.指导患者家属如何处理紧急情况。
皮肤完整性受损
    相关因素:与营养不良、长时间卧床有关。
    预期目标:1.保持体重不变或有提高;2.电解质维持正常水平。
    护理措施:1.护士应每2小时为患者拍背、变换体位;2.使用气垫床,适时检查气垫充气状态;3.保持床单和衣裤的平整、清洁、干燥;4.观察记录患者皮肤受压迫情况,确保下班时与接班护士交接清楚;5.合理鼻饲饮食,指导患者家属予以少食多餐,保证机体所需营养,指导患者家属注意饮食搭配,合理营养。
营养失调,电解质紊乱
    相关因素:与不能经口进食及机体消耗量增加有关。
    护理措施:1.护士应妥善固定鼻饲管,每天热量供应能满足机体需要,营养均衡;2.关注电解质指标,及时给予饮食指导和药物治疗,请营养科会诊给予营养指导和配置。
便 秘
    相关因素:与长时间卧床、摄入水分不足、活动减少有关。
    预期目标:1.患者排出成形软便;2.患者家属能描述出预防便秘的方法。
    护理措施:1.护士应每天为患者顺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数次,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2.多喂水,进食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开始食用粗纤维食物,应从少到多,逐渐增量,以免对肠道刺激引起腹泻和梗阻;3.遵照医嘱使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长期卧床、静脉留置针长期维持补液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无院内感染发生。
    护理措施:1.护士应在患者鼻饲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及其他基础护理;2.做好留置针的护理,完善交接班内容,经常查看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现象,及时更换床单和衣服等;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每天紫外线消毒,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4.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观察痰液量及性质颜色,遵照医嘱正确留取标本;5.为患者更换体位时叩背,观测指脉氧及动脉氧指标;6.做好手卫生。
有肢体废用综合征危险
    相关因素:与长时间卧床、肢体活动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1.患者家属能说出发生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危险因素;2.患者无发生足下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护理措施:1.护士向患者家属讲解肢体活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2.护士应定时按摩肢体,被动锻炼,保持关节功能位,预防肌肉收缩。
有受伤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肢体无力、情绪烦躁有关。
    预期目标:1.患者无受伤;2.患者家属能讲解有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3.护士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4.加放床挡,防止患者坠床,躁动患者可进行约束,必要时用镇静剂;5.加强巡视及交接班。
查房讨论
    李思思(进修护士):每天观察患者意识的变化,患者思维紊乱,做好心理疏导。尚云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护士):患者钠、钾、氯低,电解质紊乱,请营养师对其进行营养评估,做好营养指导,合理饮食,营养均衡。刘畅(护师):患者左侧肢体瘫痪,存在跌倒、坠床、压疮的风险,要反复加强安全教育,指导患者家属陪护注意事项。张佰景(护师):患者便秘应多喂水,指导进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教会患者家属进行肢体按摩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及灌肠。仵荣会(主管护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翻身、拍背,防止压疮,被动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高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心理疏导,情绪稳定。
查房总结
    患者的病程长,患者家属对疾病预后的期望值较高,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知识缺乏,责任护士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普及健康知识,让其参与患者的安全管理。同时,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规范书写护理文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方可提高护理质量和综合水平,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方式。
 (作者供职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