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视角:“标签效应”的利与弊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付珂敬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热衷给自己或者给他人贴“标签”。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
很多时候,我们在谈及某一个人时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了解这个人,而在舆论纷杂的大环境下,焦躁的我们往往会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不愿意多发出一些质疑的声音。
在追求个性的人眼里,简直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他们认为,人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是与其他人都不同的、拥有无限可能的特别存在,“标签”是磨灭个性的盲目行为。其实,标榜自己没有“标签”,也是一种给自己打“标签”的行为。在圈层文化的渗透下,贴“标签”成了彰显自己大有不同方式。但是,我们要知道,与其“标签化”别人,不如禅定静思,见真人、说真话、出彩真己。
同样,被“标签化”的工作易导致人心涣散、缺乏凝聚力、消极懈怠、敷衍塞责,给集体带来低能、低效的低下状态。被“标签化”生活易导致人心隔阂、加深戒备、疲于应对。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否要常常进入归零模式呢?对此,我认为大可不必。对于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亲子关系来说,告知来访者适当的、正面的、不夸张的“标签”,比如对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夸赞他“你是一个努力勤奋的宝宝”,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亲密关系来说,你是个“体贴的妻子”“顾家的丈夫”,这种“标签”对对方都是有助益的。
对自己而言,我们可以选择贴上“标签”,尤其是我们所期望的样子或者是想成为的人的“标签”,它可以帮我们走向更好的方向;也可以选择不贴“标签”,去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标签化”思维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其简单化不足以反映复杂的现实,还在于一旦形成“标签”印象之后,就容易对人群进行划分,导致思维的固化。作为管理者,可以提醒、引导、规劝基层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不要简单粗暴地对其“扣帽子”,给管理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对于管理者来说,我们不要轻易给他人贴“标签”,尤其是负面的“标签”;这样做,会让我们变成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人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与员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