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对腰肌劳损,中医常常将其归于腰痛病或腰痹证范围。这种病证的病因多种多样,但通常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感受外邪,或者在急性损伤期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的慢性劳损有关。
腰肌劳损的类型
寒湿型腰肌劳损 它的特点是腰部酸痛或者胀痛,疼痛在受寒、活动或者下雨天会加重,遇热或按摩后可以减轻疼痛等。这是因为寒邪凝滞,经络受阻,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
血瘀型腰肌劳损 它主要表现为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扎一样。这种疼痛是因为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使得气血瘀滞。
肝肾不足型腰肌劳损 其疼痛特点为绵绵作痛、隐隐作痛、时有时无、时好时坏、迁延难愈。这种类型的腰肌劳损,常常是因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使得筋骨失养所致。
湿热型腰肌劳损 其特点是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身上还伴有其他一系列热象。这是由于湿热内蕴、经络阻滞,使得气血运行不畅。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有多种,注重辨证施治。对于风寒型腰肌劳损的治疗,中医首先会详细问诊,辨证分析,确定病因以风寒为主。一旦确诊,治疗的核心原则为祛除风寒、温经通络。
外敷中药 中医采用外敷中药的方法治疗腰肌劳损,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功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外敷中药是用多种草本植物精心配制而成的,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当这些中药外敷在患者的腰部时,其独特的药性能够迅速渗透肌肤,作用于受损的肌肉和经络,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熏蒸 除了外敷中药,中医还会使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及助阳的药物进行腰部熏蒸。熏蒸疗法是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将药物的热力和药效直接作用于腰部。在熏蒸的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会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减轻腰部肌肉疼痛程度,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拔罐 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关键在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拔罐法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吸附在皮肤上的治疗方法。它能够迅速排出局部的风寒湿邪,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程度。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拔罐,通常会选择腰部膀胱经上的穴位。这些穴位与腰部的气血流通关系密切。当罐子吸附在穴位上时,负压作用会刺激局部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目的。
艾灸法 则是一种利用艾叶进行局部热敷的方法。艾叶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功效,通过燃烧艾叶,利用其热力和药性对身体局部进行热敷,可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艾灸,比如命门穴、肾俞穴、腰阳关穴等穴位。
推拿 治疗血瘀型腰肌劳损,主要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治疗方法。推拿利用手法按压、摩擦,改善人体的皮肤、肌肉、韧带和关节等部位功能。专业的推拿手法,可以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舒缓肌肉疼痛。治疗师通常会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进行推拿,比如腰部膀胱经、臀部和下肢的经络穴位等。
针灸 肾虚型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是补肾益气、增强腰膝功能等。针灸是利用一种细针刺激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补肾益气、增强腰膝功能的目的。
治疗腰肌劳损,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以及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比如推拿、针灸、熏蒸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腰肌劳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