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晓娟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承载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功能。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出系列战略部署,力争“十四五”期间全面提升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023年,河南省多维度发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便民服务“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让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截至2023年,河南省共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2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建设省医学中心15个、省区域医疗中心60个,县域医疗中心105个;河南省103个县(市)建成17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了全省县(市)全覆盖,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其经验做法被列入河南省主题教育活动整改整治典型案例,并荣获2023年度全国“推进医改 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
多维度发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推进各级医疗中心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河南省累计争取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并全部完成省政府与输出医院签约,数量居全国第一;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组织专家组开展实地调研,推动省级医学中心建设走深走实;深入实施县域医疗中心综合能力提升“百县工程”,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推荐标准符合情况排名全国第五,其中10个省辖市的县级医院全部达到推荐标准,74所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印发《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管理办法(2023版)》《河南省省级卫生健康专业中心管理办法》等,加强诊疗中心等各类卫生健康专业管理。
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河南省扩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范围,印发《202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方案》,2023年新增10个项目,“十四五”以来,累计布局27个项目,涵盖17家医疗机构的18个专科,覆盖7个地市;启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工作的通知》,明确心血管内科等20个专科的设置标准,评选出12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6个培育专科;启动县级特色专科建设,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县级特色专科评审工作的通知》,启动县级特色专科评审,首批拟布局200个。
提高急诊急救能力效率。河南省2023年新增三级胸痛中心29个、三级卒中中心24个、三级创伤中心28个、胸痛救治单元98个、卒中救治单元67个,目前共建成三级胸痛中心167个、卒中中心146个、创伤中心138个、胸痛救治单元182个、卒中救治单元67个;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基线调查,研究起草《河南省急救站建设标准》《河南省“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标准》《关于进一步规范院前医疗急救人员服装及救护车车体喷饰的通知》《救护车使用管理办法》,搭建“120”信息交互平台;探索开展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工作,在郑州、平顶山、安阳、三门峡等地开展试点;举办河南省第二届急诊急救知识技能竞赛,18个地市、22家省直医疗机构以及特邀哈密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的208名选手参加省级决赛;配合起草《河南省航空医疗救援试点工作方案》,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和南阳市中心医院等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深度。2023年上半年,河南省共救助“三无”人员和无能力支付人员、突发疾病的患者174人次,拨付救助金额434.71万元。
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效能。河南省加快县级医院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印发《关于全力推进“百县工程”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的通知》,制订评价细则,积极推进肿瘤、微创介入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