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国学热的时代。如果说前些年国学热是虚热,停留在口号上和民间的活动中,当前的国学热是“实热”,是由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新的领导集体的推进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在国学学习中,一方面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中国文化的根,不懂易学国学就没有学到家;另一方面又认为易学是最艰深的学问,学不会,不敢学。其实是没有搞明白易学是什么啊。易学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所谓“三圣”是指伏羲、黄帝和文王,所谓“三古”是指上古氏族时期、中古部落联盟时期和下古王道时期。当然,随着时代变化,“三圣”和“三古”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但最初的,最基本是上述的说法。不管怎么说,易学的发生和发展时代久远这是没有问题的,是中国古代圣贤和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为是这一理由,周易才有了永恒的魅力,引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赴后继,不停地求索。那么,是不是很难学呢?易学是中国人祖宗实践的精髓,是要百姓掌握和运用的,当然是易学、易懂、易用。
易学产生于远古先民是实践活动,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总结,后来人民在河南洛阳的孟津河图村总结了部分真理叫“河图”,在洛宁总结完成了“洛书”,在巩县(今郑州巩义市)画卦台画出了“八卦”,在周口的淮阳演绎出“先天八卦”。河图洛书易学,简称河洛易,都是先民对劳动、生活、发展等等实践的总结,原理非常简单,道理也很清楚,格式更是表现几个图表。现在是眼球经济的时代,图表是最易于被接受的,学来容易。
随着先天八卦的发展,进一步有了“归藏”和“周易”,先天八卦就有了名字叫“连山”。宋代的《三字经》说:“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其中“连山易”以“道法自然”取胜,以最简单的二进位制排列,二进位制至今人工智能的支撑。“归藏易”以“人法天地”取胜,强调发现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物质世界,超越天地规范(一种表述人定胜天)。“周易”以“天人合一”取胜,成为2000多年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医保健学科、武术健身学科等确立。
学国学,小学生背书为主,中学生理解为主,大学生思考为主,成年人运用为主,都不难。学而不用的成年人,当然学不会,因为所有的国学我做一个论断:国学是运用的学问,不用,不实践,永远学不会。为什么河洛易是大智慧呢?因为学了就用,用了很管用,管用产生兴趣,有兴趣就会深入学,就会更深入的去用。不是哲学、逻辑学、高等数学,多数人学不会,学会的人里边多数人还是不会用,会用的个别人,比如吴文俊院士,那是要拿500万国家奖的。但是易学运用好了,个人效益远远大于500万。
作者单位和作者:河南省河洛易经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李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