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公”字当头 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
11 1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公”字当头 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李 季  通讯员 高方圆  文/图

开封市人民医院

↑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到该院区域检验中心指导工作

↓开封市人民医院院长崔巍到扶贫村送温暖

该院互联网医院上线

该院党员干部到开封市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骨科手术

优质护理服务

   老几辈开封人对如今的开封市人民医院的情愫可谓历久弥香。这所始建于1922年的医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在1951年更名为开封工人医院,1954年更名为开封市职工医院,再到1975年更名为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如今,在“健康中国”战略引导下,在“健康中原”建设征程中,开封市政府应时而动;2018年1月15日,这所百年老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荣耀,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入深水区之时,担起开封市唯一一所公立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公益责任,更名为开封市人民医院,以融合、发展、创新、担当之姿,擎起公立医疗机构普惠制公益性大旗,在“健康开封”建设中,力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历史是最真情的告白
    开封市人民医院一路走来,担子从来都不是那么轻松。新中国成立初期,医院克服千般困难,保障着群众的生命安危,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在开封红极一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经济无情地给医院上了一堂“危机课”——一次次机遇伴随着僵固的思维和陈旧的观念倏然滑过。医院随着开封市东部老工业区的衰落也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滑坡,逐渐走向没落:工资发放靠吃老本、福利增长无从谈起、人才难留、内部管理松垮,曾经应该算是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也已被远远甩在后边。
    “拆除影背墙,打通了发展之路。”很多老职工对医院的发展,以一堵影背墙的消逝为节点。老开封人记忆中,开封市人民医院大门内曾有一堵暗红色的影背墙。当时所有的患者入院都要从影背墙的两侧经过。“不通则痛”这一中医理论,让当时该院的发展思路产生了转变:曾经的机遇一次次错过,现实不会再赋予唾手可得的机遇,只能奋起争取,不能再彷徨。影背墙竖在医院内挡住的不仅仅是视线,还有患者的心和该院看世界的眼睛。
    一夜之间,影背墙拆除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更加植入医务人员的内心,开封市人民医院以更开放的姿态向开封人民展示着救死扶伤的情怀。
    曾经从这所医院调离,如今又回到自己挥洒青春汗水之地的崔巍是医院的掌舵人,他最能体会到回望历史是最真情的告白,从繁华到没落,这种锥心的痛更能激发人们奋进的斗志。
在变中求发展
努力适应群众的就医需求
    曾经带领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完美打了翻身仗的崔巍,从困境中找出路的能力可谓驾轻就熟。强健关节、握拳出力是撕开困境帷幕的着力点。尽管五指长短不齐,但是可以扬长避短。
    开封市人民医院骨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河南省重点培育专科和开封市骨科研究所所在地,经过几十年发展,逐渐形成以创伤为基础,以脊柱关节为龙头,以微创为特色的优势科室,获得多项各级科研成果、国家专利。医院骨科现设有7个病区,专科优势明显,亚专业分科明确,在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手足显微外科、微创骨科、骨关节病区、骨科康复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口碑颇好。
    “只看这阵势,这医院的皮肤科就不孬。”儿子得了玫瑰糠疹的马华,一手牵着儿子,一手拿着处方,看着人满为患的皮肤科病区,感慨万千。是什么原因让她带着儿子就算排长队也要来这里看病呢?“孩子的姥姥就认这儿的皮肤科,我们一家看皮肤病都是来这里,想想一家三代人都认一家医院的皮肤科,也算金牌老字号了。”马华说得不错,在开封,一家几代人都在这里看皮肤病的不在少数。
    群众相信的不仅仅是招牌,还有敢揽瓷器活儿的金刚钻。开封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是医院传统优势重点专科,由医学博士张西华教授创建,是开封市皮肤病医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国家级医学美容示范基地所在地,设有门诊中心、检查中心、治疗中心、医学美容中心以及综合治疗室、传统医学治疗室、过敏原检测室、果酸治疗室、皮肤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室等,通过几代皮肤病专家的努力,造就了无可比拟的品牌资源,其新业务新技术、业务量在河南省内领先,服务患者范围覆盖全国各地。
    今年,开封市人民医院还与开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将在开封市北区投资近2000万元建立医养结合基地,进一步缓解开封市老年人就医难、养老难问题。
    目前,开封市人民医院拥有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肾病风湿科等6个市级重点专科。医院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互联网+”智慧医院平台建设,打造了“黄金3小时救治圈”,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在第一时间打通患者心脑血管,挽救生命,降低致残率。开封市人民医院开展的介入治疗涉及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科、呼吸科、骨科、泌尿科、妇科等疾病,可实现对脑梗死、冠心病、颅内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有效治疗,避免了开胸、开颅手术治疗的风险。
    开封市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是开封市重点学科,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肾脏病中心,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前沿的科研方向。该院在2011年全国腹膜透析准入验收工作中成为河南省首批准入35家医院之一,被开封市红十字会评为慢性肾衰基金救助定点机构,2017年成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防治开封基地,及河南省血液透析联盟单位。
    开封市人民医院在变中求发展,以适应群众就医需求为改革的目标,横向扩范围,纵向求提升,整合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介入科、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肾病风湿科、中医科、妇产科等多学科资源优势,与北京301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国家级、省级医院强强联手,成立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救治中心、中毒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心等多个诊疗中心,从多个领域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顺势而为
走出分级诊疗的普惠制模式
    随着我国新一轮医改涉入深水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是破解无序就医现状的重要突破口,更是解决群众看病问题的一个治本之策。开封市人民医院作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大型公立三级综合性医院,顺势而为,勇于担当,以锐意改革、创新突破的步履,以普施仁术、济世惠民的情怀,走出了分级诊疗的普惠制模式。
    崔巍说,建立分级诊疗模式是缓解基层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中之重。2018年,开封市人民医院本着“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原则,与94家县、乡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在管理帮扶、技术帮扶、资源共享、进修学习、双向转诊等方面进行合作,发展共赢。该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管理优势,推行医联体成员单位坚持医学专家定点派驻制度,医院各科室对口帮扶制度,拟晋高级职称人员下沉基层制度。该院成立了中毒救治联盟和重症医学专科联盟,与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联盟协议;举办多期学习班,积极推广基层医疗机构新项目、新技术,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救治水平。同时,该院坚持以医疗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平台为纽带,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医联体成员单位一起携手推动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真正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区域信息互通互联、区域医疗服务同质的目标,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为了更好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以医联体之“通”解除群众看病之“痛”,近两年,开封市人民医院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积极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
    开封市人民医院先后建立了远程医学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开展了“黄金3小时救治圈”活动,从多个领域提升了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医疗水平。
    2017年11月21日,开封市人民医院远程心电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开封市建立的首家远程心电网络平台,带动开封市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目前,已有6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成为医院远程心电分中心。互联网技术拉近了医院专家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把“互联网+医疗+健康”链接到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之中。该院远程心电中心运行以来,每天为基层医院传输心电诊断报告400余份,及时发现了多例危重胸痛患者,并完成多例医联体转运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及主动脉夹层手术,实现了患者不动数据动的就医新模式。
    开封市人民医院完成了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构建了高效实用的“检验一体化服务平台”,以区域检验中心为核心,辐射区域内实现医疗机构检验服务一体化,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实验室服务。
    开封市人民医院高标准完成了远程影像中心升级改造,增添了专业显示屏等硬件设施,完成了PACS(太平洋地区通信系统)升级工作。2019年,该院决定再将2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图像端口并入医院,高效化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诊断服务。远程影像中心形成医联体内在线阅片、诊断、疑难影像会诊模式,保证了放射诊断的同质化,提升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了“拍片在基层,诊断在大医院”的新格局。
    目前,开封市人民医院着力打造线上互联网医院,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理念打造区域医学诊疗中心和智慧医疗新格局,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诊疗服务。
    如今,开封市人民医院已成为豫东地区一家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公立三级综合性医院,服务范围辐射市区、杞县、兰考县、通许县、封丘县、长垣县、民权县等多个周边县市。
让医院文化
成为推动医院发展的精神力量
    崔巍认为,医院文化是决定医院基本发展趋势的内在因素,其核心是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如何评价,如何取舍,如何决断,如何行动,无不是医院文化的体现。因此,努力培育有利于自身快速发展的医院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就要坚持通过大力开展形势教育、医院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现实教育等,促使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通过全员素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道德水平、伦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还要及时通过规章制度来强化教育成果,通过全体职工的一言一行为群众做出表率,在医院逐步形成先进的主流文化。
    为此,开封市人民医院倡导做有情有义的人文医生、有温度的高尚护士,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开展了“人民医院爱人民,感动·我想大声说出来”微故事系列演讲大赛,汇聚全院职工的心声出版了《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医苑心路》等丛书……优秀的医院文化提升了医院发展软实力,树立了全院职工爱院意识、爱患者意识、吃苦奉献意识、信心激情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更好地推动医院创新发展,持续传播正能量。
    此外,打造医院品牌是崔巍着力打出的一张发展牌。崔巍认为,医院品牌是一所医院在社会中的基本印象和口碑,涉及人才声誉、学科建设、设备状况、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环境面貌、外部关系等各个方面。医院品牌塑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一旦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医院就会受益无穷。所以,要下大力气抓好医院品牌塑造工程。该院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社会公认度,建设更多优势特色学科,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面貌,落实人性化规范服务,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等综合措施,持之以恒地实施医院品牌战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封市人民医院将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变轨超车,积极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本质,努力把医院百年的优良传统传承好,把医院各项事业建设好、发展好,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共同书写医院未来发展的美好新篇章,托起中原百姓的健康梦,在“铸造百年品牌形象,打造人民满意医院”的征途中,谱写新的绚丽篇章。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