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电子病历分级评价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2021年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安排》,其中在强化医院运行管理中,提到要精准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努力实现全省60%三级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5级省级初评,60%二级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4级评价。 那么,什么是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有何要求?电子病历评价如何记分?电子病历0级到8级有何差别?针对医疗机构关心的这些问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进行了解读。 一、什么是电子病历分级评价? 这是一种依据数据进行评估的客观评价方法,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全称是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在评价体系里,确定了医疗工作流程中的10个角色及各个角色的共计39个评价项目,项目分为基本项和选择项。基本项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果不满足目标等级的基本项要求,将无法进行申报级别的评定;选择项允许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开展建设,只需要满足申报等级要求的部分项目即可。 二、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有何要求? 电子病历级别从0级到8级,共9个级别。此表为电子病历不同级别对基本项目数、选择项目数与评价总分的要求。从表中可以看出,基本项目数随着评价等级的升高逐渐增加,选择项目数随着等级的升高逐渐减少,也就是必做题增多了,选做题减少了,难度增加了。这就如考大学一样,想上更好的学校,就要考出更高的分数。 三、电子病历评价如何记分? 39个项目中每单项综合评分=功能评分×有效应用评分×数据质量评分。 基本项目是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关键功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分标准中列出的各个级别的基本项是医疗机构整体达到该级别所必须实现的功能,且每个基本项目的有效应用范围必须达到80%以上,数据质量指数在0.5以上。例如,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达到第3级,则电子病历系统中列为第3等级的14个基本项目必须达到或超过第3级的功能,且每个基本项目的评分均必须超过3×0.8×0.5=1.2分。 四、电子病历0级到8级有何差别? 医嘱是电子病历的核心,以“病房医师”中“病房医嘱处理”项目为例,对比一下0级到8级的具体要求: 0级:纯手工,没有信息系统。 1级:计算机化医生医嘱录入系统。 2级:医嘱信息可以传给护士来查看及执行。 3级:要求医生根据医嘱项目字典来开立,并将医嘱信息传给护士和治疗、药剂等业务科室。 4级:要求开立医嘱时可以查询到相关药物说明,并要求医嘱中检查、检验、药品等信息都可以传送到对应的执行科室。 5级:要求医嘱数据在院内统一管理,对医嘱、药物有权限及分级管理。 6级:要求医嘱自开立到执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并要求实现高级知识库自动核对并给出提示。 7级:要求开立医嘱时可以查阅患者在本机构的全部医疗信息和在其他机构的相关记录。 8级:要求可共享和集中展示患者在机构内部、外部的各类医疗与健康信息。全面整合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监测等信息,完成整合型医疗服务。 纵览从0级到8级的医嘱要求变化,可以明显看出更规范、更智能、更互通的评价标准意义所在,那就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医疗过程中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提高效率,规范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材料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