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生,应时刻为患者着想!”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史培欣 文/图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医27载,他牢记“大医精诚”古训,秉承杏林遗风,专业求精,待患者热情周到,治病效果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严于律己,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就是嵩县中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颌面外科主任李海峰。 “救死扶伤就是李海峰从医的初心,一直激励着他在‘医’路上前行,进取不止!”嵩县中医院院长程龙说。到医院工作前几年,李海峰就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优秀的医德医风在众多外科医生中脱颖而出。 2003年9月,年仅27岁的他,就担任五官科主任,全面承担起日常的医疗、科研工作;他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圆满完成了各项诊疗任务,开展的多项手术填补了县域的技术空白,在得到同事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一位与李海峰搭班多年的同事说,加班加点是他的工作常态,只要患者有治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大家时常能够在单位和科室看到他的身影。由于经常加班做手术,饮食不规律,导致李海峰得了慢性胃炎。2021年春节过后,科室迎来就诊小高峰,李海峰一天要完成15台手术,有一天14时许,做完第六台手术后,利用第七台手术准备时间,他赶紧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吃已经放凉的午餐。待手术准备完成,他很快就调整好状态,快速集中精力做完第七台手术。 做每一台手术之前,李海峰都要反复研究、分析实施方案,熟悉每个手术细节。“要么不做,要做就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是他的名言,也是他的工作写照。20多年来,李海峰带领团队成功完成2.5万余台手术。因为他的技术好、谨慎细致、热情周到,所以慕名而来的患者比较多。“要做一个合格的医生是不容易的,要对患者有爱心,对业务要细心、精心,多替患者想一想。”李海峰说。每当看到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李海峰的内心就充满了快乐,这一刻,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时时心系医院,处处以身作则。在工作中,李海峰廉洁行医,不求回报,患者送“红包”,他婉言谢绝;患者送补品,他让患者拿回去滋补身体。他时刻为患者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会随时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让患者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他就自费送医送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李海峰曾先后获得嵩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十大优秀青年”“科技进步奖”“先进个人”“全县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最美医生”等荣誉。 初心如磐的他,凭借责任心和亲和力赢得同事和患者的好评,用默默奉献的实际行动温暖着患者的心灵,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同事。正如他所言:“我是医生,应时刻为患者着想!”

李海峰为患者做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