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四版:卫生监督
 上一版    下一版  
疫情防控中的那抹“蓝”
医疗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有诀窍
给医疗机构“把脉”的“蓝盾卫士”
1
11 1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给医疗机构“把脉”的“蓝盾卫士”
 

——记河南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医疗监督科
本报记者 王 婷  文/图

   河南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医疗监督科,有一群“蓝盾卫士”,他们就像给医疗机构“把脉问诊”的医生,从执业资质到诊疗规范,样样监督到位,尽职尽责守卫百姓健康。
    河南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医疗监督科科长、河南省医疗卫生专业首席卫生监督员祖燕,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与卫生监督工作打了20多年交道,连续多年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课题项目,主办的多起案件在国家和省内获奖。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疗监督科连续4年荣获“先进科室”。祖燕也连年被评为“卫生监督工作先进个人”。
狠抓疫情督导
做好防疫“守门人”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国内疫情呈零星散发。作为省卫生健康委的直属机构之一,河南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望一年前的那个春节,与疫情奋战的画面再次浮上心头。
    2020年春节前夕,祖燕提前请假回到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大年初三,她突然接到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作为首批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全省新冠肺炎疫情督导工作。自古忠孝难两全,祖燕当即安排好母亲的照护事宜,第一时间赶回郑州。
    祖燕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如今又上战场,她不禁感慨:“上一次,我主要是去学习、积累经验;而这次,则是以专家身份去参与指导,责任更重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督导组采取驻地指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完成了5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2个省直管县的4轮督导任务。
    在县市疾控中心、定点救治医院、临时隔离点、交通卡点、居民小区等地,他们查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总结各地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第3轮督导中,覆盖范围和巡查力度再次升级,最忙的时候,督导组一天跑一个县(市),晚睡早起,昼夜兼程。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连续1个多月没回过家,祖燕对母亲的牵挂也一天天加深,多想回家看看,却又害怕自己万一携带了病毒。带着这样的复杂心情,她不敢多想,只有坚守、坚守……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我国疫情阻击战、总体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医疗监督科也依旧没有松懈,他们先后承担2020年秋冬季疫情防控督导指导、2021年双节疫情防控督促工作,以及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调研指导工作。
严谨办案
确保公平公正
    有人说,卫生监督员是“冷面使者”,在执法办案时只讲法理,不近人情,其实不然。当法律和情感发生交织,他们也会感到无奈,从而更谨慎于分寸的拿捏。
    祖燕坦言:“执法办案,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有时候,合法不一定合情,合情不一定合法。我们能做的,就是本着最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确保公平公正。”
    2019年9月以前,涉及省直单位的举报投诉案件调查工作全部由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直接负责。其中有一个案件让祖燕和她同事至今难忘。
    一天晚上,赵女士突然肚子疼,紧急到某医院妇产科就诊,当班医生经询问得知,赵女士是名孕妇,根据经验,医生怀疑是宫外孕,建议她进一步检查。但赵女士说自己特别珍惜这个孩子,她担心做检查会导致流产,一直拒绝进一步检查,因此只做了腹部彩超。凌晨时分,赵女士突然情况危急,医院紧急联系妇科产主任前来会诊,然而却没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事后,家属向相关部门提起民事诉讼,某市初级法院和中级法院均判决由某医院按70%的责任赔偿后,患者家属向原省卫生计生委投诉,要求追究涉事医生的责任。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原省卫生计生委认定当班医生接诊异位妊娠患者后,在诊断尚不确定时,除给患者进行腹部彩超检查外,未再对其采取任何处理措施,且对患者病情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及时,延误了治疗时机。依照《执业医师法》,给予涉事医生警告及暂停执业行为10个月的行政处罚。
    在调查过程中,当班医生解释说自己也很委屈、无奈,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祖燕说:“医生因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救治而受到处罚,这在全国尚属首例。”该案件引发了医务人员的思考,随后,他们将其撰写成题为《一起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行政处罚案件引发的思考》的论文,为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最强大脑”成就硬核科研
    “一名优秀的卫生监督员,要有侦探般的眼睛、律师般的头脑和心理医生般的洞察力。”祖燕告诉记者,医疗监督工作往往涉及多部门、多专业,十分考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而在医疗监督科,个个都是医学专业出身。副科长吴红霞工龄30余年,沉稳冷静的性格让她在面对事无巨细的工作时游刃有余;科室的老前辈吴川,对行业间的门道有着独到见解;入职刚3年的小伙子朱显昀,思维活跃、善于钻研,有一股年轻人的热情和冲劲儿……
    这样的人才梯队和年龄层次,构成了医疗监督科的“最强大脑”。
    2019年9月,卫生监督改革以后,省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的职能由监督执法向监督抽查、培训指导转变,在职权下放的同时,更多了责任担当。
    当前,“容貌焦虑”催生“颜值经济”,医疗美容行业的乱象给医疗监督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祖燕他们已经创造性地给出了应对之策。
    2018年,科室制定出《医疗美容服务监督检查指引》,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2019年在《医疗美容服务监督检查指引》的基础上,采用科技手段,创新研发《医疗美容服务监督检查培训VR》,在全国尚属首例,受训者戴上专用眼镜,就可置身虚拟执法现场;通过双手手柄操作,即可走进医疗美容机构,根据医疗美容服务检查路径,进行虚拟执法培训。
    除此之外,医疗监督科连年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课题项目:2019年,编制《美容医疗机构信用评价依法执业部分指标》;2020年,制定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督检查指引》;2021年,承担《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培训大纲》项目,撰写的《医疗美容服务监督检查内容和方法探讨》《一起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行政处罚案件引发的思考》等多篇论文,被收录至《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品牌”——这是祖燕对同事们未来的期许,而她,会始终与大家并肩作战,既当引领,更做后盾;牢记初心使命,为全省卫生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对医疗美容机构进行督导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