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综合治疗常见病之六
中医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复发合并肠套叠验案
如何防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封控”之中守护健康方法
一例术后高热的中医处理
1
11 1 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一例术后高热的中医处理
 


□郭宏强

   患者李某,女,68岁,直肠癌术后4个月余,行造口还纳术后出现发热,已近1周,伴纳差、腹泻,给予抗炎等对症处理,但仍持续发热。主治医师请求会诊。
    诊见:患者口干苦,食欲差,腹胀,发热达39摄氏度,手足凉,大便次数多,但每次量比较少,查舌质淡红,苔白厚,微黄,寸关脉滑数,尺脉沉弱。
    辨证:寒湿蕴热。
    处方:薏苡仁50克,杏仁10克,白豆蔻6克,滑石15克,通草10克,竹叶20克,干姜10克,茯苓30克,厚朴12克,清半夏20克,藿香20克,苍术15克,麻黄3克,生姜15克。共10剂。水煎,每天服用3次。
    二诊:患者口干、口苦,服用中药后食欲好转,体温最高37.8摄氏度,夜间多汗,遇冷空气时鼻流清涕,查舌质淡红,苔黄厚,脉左手滑数,右手弦。
    辨证:少阳与太阳合病,寒湿蕴热。
    处方:柴胡25克,黄芩15克,薏苡仁50克,白豆蔻6克,杏仁10克,滑石15克,竹叶20克,通草10克,厚朴15克,苍术15克,干姜12克,辛夷9克,苍耳子9克,藿香20克,茯苓30克,生姜20克。共7剂。水煎,每天服用3次。
    患者服药后主治医师反应发热及多汗完全控制,予以出院。
方剂分析与个人感悟
    患者术后高热1周,抗生素治疗无效。患者食欲差,腹胀,口干苦,手足凉,舌质淡红,苔白厚,而寸关脉滑数,可知上中焦寒湿困滞,而苔中心微黄,可知寒湿之内已有郁热,故予以三仁汤为主方以除内郁之湿热,而加干姜、苍术及麻黄则变除湿热之方为袪寒湿蕴热之法。二诊患者口干苦,脉弦,而遇冷鼻流清涕,可知少阳与太阳合病,而舌质淡红、苔黄厚,左手脉滑数,可知仍有寒湿蕴热。故予以柴胡与黄芩以和解少阳,辛夷与苍耳子以散太阳之邪,应用三仁汤加干姜、苍术以除寒湿蕴热。
    其实平常我们掌握了很多药方,但是疾病不会正好对证此方,故药方加减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此例患者虽采用了三仁汤但加了干姜、苍术等药变除湿热之方为驱寒湿蕴热之方。因此在学习前人用方时,多学习其加减思路,会受益匪浅。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