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本文将介绍脑卒中的定义、诱发因素及康复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叫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为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很高,约占所有脑卒中类型的60%~70%。因此,在普通人群中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和早期征兆的科普宣传十分必要。 脑卒中的诱发因素 脑卒中是由于急性的脑循环障碍所导致局限的或全面的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导致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因素如下: 首先,高血压病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次,心脏病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不管是风湿性心脏病还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等,均有较大范围的附壁血栓形成,如果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房颤等情况,一旦血凝块进入脑部,很可能会引发脑卒中。此外,糖尿病也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使得脑供血不足,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较正常人早,其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最后,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长期精神压力大也会诱发脑卒中。 脑卒中的康复措施 肢体功能锻炼 脑卒中后遗症有很高的致残率,因此,一定要重视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每日的训练也不可过久。患者刚开始训练时,应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再逐步发展到独立进行。训练内容包括站立训练以及患肢的屈伸、内旋、外展等,使其逐步恢复正常功能。在适当的时候,医务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特定部位进行针灸、理疗等,以增强肢体功能恢复,同时,要多帮患者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褥疮。 吞咽功能锻炼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往往会有吞咽障碍,初期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营养,一段时间后,如果吞咽功能仍未恢复,则需要鼻饲饮食,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进行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首先可进行间接训练,包括颈部活动训练、口腔周围和舌肌运动训练、鼓腮及面部按摩,并进行呼吸训练和咳嗽训练。有一定成效后再进行直接吞咽训练,可以练习空咽动作,也可用冰块刺激口腔、舌根及咽部,以提高吞咽肌的反射功能。进行吞咽训练时,患者可保持坐位,头、颈稍向前屈,以提高吞咽肌功能,一侧延髓受损患者或一侧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患者在吞咽时可将头和颈转向麻痹侧,使咽腔的麻痹侧缩小,健侧的食道口扩大,以便食物易于通过食道口,减少梨状窝食物残留。每次吞咽前吸足气,有意识地摒住呼吸,封闭喉部,吞咽后轻轻咳嗽,这样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清洁。 心理护理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往往会因为肢体活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也可能会因为病灶的部位、大小及神经递质发生改变,而出现情绪低落、暴躁、抑郁、焦虑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护士和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一旦发现问题,要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向他们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消除思想上的疑虑,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并发症护理 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症有血压、血糖异常,尿失禁与尿路感染,褥疮,吞咽困难,肺炎等,面对有脑卒中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病室环境应保持整洁、舒适,确保患者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将房间内的灯光调节到柔和的程度,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房内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要注意对房间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房间里没有导致过敏的物品;尽量避免房间内散发刺激性的味道,以免引发肺炎。 (作者供职于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