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四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ICU里的人文关怀
以爱护理 奏响生命的希望乐章
基于量化考核体系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1
11 1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基于量化考核体系的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模式探索与实践
 

□郭 哲

   随着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实习生作为未来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关乎护理人才的培养成效。然而,传统护理临床带教存在“目标模糊化、评价主观化、反馈滞后化”等难题。为破解这些难题,我院护理部针对护理实习生学习动力不足(基线调查显示,78%的护理实习生对考核标准认知不清)、教与学脱节(65%的带教老师反馈缺乏过程管理工具)等痛点,创新性地构建了“三维度九模块”量化考核体系。该体系以“动态评分机制”为核心,设置“基准分+正负向赋分”双轨制(基准分为100分,21项加分细则及15项扣分条款)和“星级进阶”成长通道。
    量化考核体系实施后成效显著: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合格率从73%提升至96%,技能操作达标率由79%提升至97%,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突破91%;职业素养维度提升尤为突出,患者表扬率增长100%,纪律违规率下降93%。通过构建“目标设定-过程追踪-实时反馈-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体系,我院形成“考核驱动、精准激励”的科学带教模式,有效提升了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专业能力,为护理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了可量化、可追踪的实践路径。

现行带教模式的困境反思

   传统临床带教往往存在“重过程、轻考核”“重技能、轻素养”的弊端。通过对我院2020年—2023年护理实习生的调研发现:72%的护理实习生认为学习目标不明确,65%的护理实习生反馈评价标准模糊,这导致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基于此,我院护理教学组开展了专项质量改进项目。

量化考核体系的构建路径

   设计三维度考核框架
    1.知识维度:涵盖基础理论知识(30%)、专科知识(20%)、制度规范(10%)。
    2.技能维度:包含基础操作(25%)、应急处理(10%)、文书书写(5%)。
    3.素养维度:涉及职业态度(15%)、沟通能力(10%)、团队协作(5%)。
    实施动态评分机制
    1.基础学分制:设置基准分为100分,考核达标线为85分。
    2.正向激励项:主动参与竞赛(+5分/次)、创新护理提案(+5分/项)、获得患者及其家属表扬(+5分/次)等。
    3.负向约束项:操作流程不规范(-3分/次)、理论考核不合格(-5分/次)、发生医疗差错(-10分/次)等。
    4.星级评定制:设置“星级进阶”成长通道(“见习护士→铜星→银星→金星”)。
    实施师生双向评价机制
    为了全面、动态地评估实习效果,我院摒弃了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以及实习结束后的一次性评价方式,采用量化评分表实施月度互评,即护理实习生从教学能力(40%)、指导时效性(30%)及职业素养示范(30%)3个维度评价带教老师;同时,带教老师基于量化考核体系对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技能操作规范性和人文关怀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双方评分经标准化处理后,按带教老师和护理实习生的比例为6∶4的权重加权计算,最终生成带教质量改进指数,实现“以评促改、教学互鉴”的良性互动。月度互评实施后,师生沟通的频次大大增加,教学计划动态调整及时率达92%。
    量化考核体系强调在实习期间进行定期的双向评价,确保评价过程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反映护理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进步。

持续优化,不断提升

   在量化考核体系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调查及年度教学复盘发现,92.6%的护理实习生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需求强烈。基于此,我院护理教学组创新性地构建了“教-学-考”联动机制。首先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核心考点深度融入月度业务培训体系;其次推出“翻转课堂+”专项计划。该计划要求护理实习生每个月围绕高频考题进行讲解。指导老师从知识准确性、逻辑清晰度、教学互动性3个维度给予量化评分,并将其纳入月度考核加分项。让护理实习生担任讲师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真题解析,这种方式能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应试能力。联动机制实施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测试平均分从60.7分提升至83.2分,知识点掌握度提高了41%。

教学成效的多维呈现

   学习效能显著提升
    量化考核体系实施后,护理实习生的日均主动学习时长由0.8小时增加至1.5小时,床边教学参与度从65%提升至92%。以2024届护理实习生陶某为例,他积极参与了各种学习和比赛,获得了护理健康教育微视频比赛一等奖。
    质量指标持续优化
    对比数据显示: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由82%提升至91%,护理记录合格率从78%上升至95%,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30%,教学科室满意度从83分提高至96分。
    职业素养明显增强
    护理实习生迟到早退现象明显减少了。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护士沟通能力”项得分提高了19%。护理实习生的职业素养有了大幅提升,有3名护理实习生因工作表现突出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表扬。

展望未来

   通过构建“三维度九模块”量化考核体系与师生双向评价机制,我院创新性地实现了护理临床带教的精细化管理与动态化激励。此次改革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人文关怀实践等关键需求融入教学闭环,整个过程可追溯、可量化。
    实践表明,该模式显著提升了护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合格率、技能达标率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时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与纪律违规发生率,形成了“目标导向-过程可控-结果可测”的科学带教生态,为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护理实习生带教改革,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接,建立更加完善的护理实习生带教数字化体系;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问题,同步建立“错题银行”,对历年易错知识点实施分层递进式培训,提升备考效能;继续完善“教-学-研-用”一体化生态,为培养“技术精湛、素养卓越、适应未来”的新时代护理人才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