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轮椅上的演奏者
人工耳蜗降价了 河南3月20日起执行最新集采中选结果
同胞被电锯锯伤 医疗队员紧急施救
辉县市人民医院急救培训团队应邀前来为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商丘:医院有了自己的消防救援队
河南着力打造生育友好环境
1
11 1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轮椅上的演奏者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李伟博

近日,一个春寒料峭的傍晚,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广场,步履匆匆的人们突然被一阵袅袅笛音“绊”住了脚步。
只见花坛边,一位老者正闭目凝神,沉醉在自己的演奏中,指尖在竹笛上轻盈跃动,音符不断从唇间流淌出来……
在老者身边,渐渐围满了听众,有挂着引流袋遛弯的住院患者,有拎着粥盒的陪护家属,还有刚下门诊的医生。
动听的笛声,让人忽视了演奏者自身的状况。这位老者坐在一个轮椅上,头戴线帽,面庞清瘦,羽绒服的领口处露出了条纹状病号服,轮椅扶手旁还贴着一张标签——肿瘤五病区。他竟然是一位肿瘤患者!
“真棒!”“老先生,给您点赞!”“可以再来一首吗?”一曲终了,人群中传来声声喝彩。
“那我再吹奏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掌声中,老者又一次举起竹笛。在夕阳的余晖里,马蹄击节,车轮吟唱,一派丰收繁忙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原来,这位演奏老者是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五病区的住院患者。“他是12床的张老先生。那可是我们病区的音乐家。”该病区护士长许妍脱口而出。
2024年上半年,张老先生腿部开始持续疼痛,针灸、按摩都不见效。直到2024年10月底,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常规体检时,发现他肾脏位置有不明占位,随后被确诊为“肾脏晚期肿瘤”。
多方对比后,张老先生选择了免疫治疗。确诊后,张老先生已跟随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锡清治疗了数个周期,效果显著。
在花坛边演奏的这天,早晨查房时,李锡清还惦记着张老先生手上的皮疹:“还痒吗?好些了吗?出现皮疹是好事,说明身体对免疫治疗敏感。”
医生的话,让张老先生放心了很多。
查房结束后,李锡清随手打开手机,播放了一首《千年一叹》,随后询问:“张老师,这首曲子您会吹奏吗?我最近特别喜欢。”张老先生听了一段,笑着摆摆手:“这首还真不会,我回去练练,下次来可以试试。”
李锡清笑着回应:“那我可开始期待了!”
治疗时,张老先生常在脑海中回忆乐谱,手指也不停地在空中练习。治疗结束后,张老先生就会在爱人的陪伴下,到楼下吹奏几首。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的风雨连廊、负一层餐厅门口,本部的门诊广场花坛旁、健康文化广场,都留下过他悠扬的笛声。
这笛声也温暖了很多人。曾有一位康复科的患者循声而来,与张老先生交流音乐。这一幕让陪同他的女儿忍不住落泪:“我父亲退休前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他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我已经很久没见他这样健谈了。”
出院时,张老先生的背包里多了两样东西,一本是医生手写的《居家饮食备忘》,一本是病友赠送的《经典笛曲简谱》。他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让他重拾信心,积极应对疾病的侵扰。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