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点击关闭
寻医问药 糖尿病
医药卫生网 > 寻医问药 > 糖尿病
2015.11.21
6类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降糖药!
服用降糖药非常讲究时间,不是所有降糖药服用时间都一样。一般来说,磺脲类、非磺脲类,餐前30分钟服。双胍类,餐中或餐后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吃第一口饭时服。格列酮类,餐前、餐后服均可。 【详细】
2015.11.16
糖尿病患者慎选保健品
现如今很多人都喜欢购买一些保健品来帮助自己强身健体,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容易轻信部分商家宣传,误以为使用保健品就可以治愈糖尿病,其实彻底治愈糖尿病目前在医学界还是个难题,因此不能轻信宣称能“治愈”糖尿病的保健品。 【详细】
2015.11.16
青少年患糖尿病逐年增多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1922年的这一天,胰岛素由加拿大科学家FrederickBanting发现。历年糖尿病日的主题从疾病的科普,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关注,再到近几年糖尿病的预防干预,从中足以看出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人类包括非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话题。 【详细】
2015.11.16
糖尿病预防要从生命早期开始
11月8日,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牵头、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支持的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系统管理项目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呼吁,成年期糖尿病发生与生命早期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妊娠合并糖尿病不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也显著增加母婴未来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我国亟待建立孕前、孕期、产后全过程的糖尿病系统管理模式,以减少高血糖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详细】
2015.11.12
胰岛素打哪个部位效果最好?
为了更好地吸收胰岛素,选择最佳的注射部位很关键。糖尿病人都知道,身体不同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都有所不同,糖友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注射部位呢? 【详细】
2015.11.12
糖友别忽视餐后血糖
中国糖代谢异常的人群中约有80%为餐后高血糖,从最初的糖尿病诊断,日常的自我血糖监测,到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餐后血糖都扮演着极 其重要的角色。在由《生命时报》发起的2015年度“我和餐后血糖”糖尿病防治最佳实践征集中,许多糖友和家属分享了他们在控糖历程中与餐后血糖的故事。 本期起,我们将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6篇刊登,并请专家进行点评。 【详细】
2015.11.11
糖尿病人喝3种茶可降糖、降压
糖尿病人要饮食控制,总免不了抱怨“这不能吃,那又不能吃”,甚至连茶都不敢喝。其实,糖尿病饮食需要的是有效控制,而不是草木皆兵,有利于控制血糖的饮食要推崇,比如下面这三款可以降糖、降压的茶。 【详细】
2015.11.11
“糖孕妇”产后哺乳好处多多
在我国,每6个孕妇中就有1人患妊娠糖尿病。除了在妊娠期间发生糖尿病的准妈妈外,也不乏一些孕前本身就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未经诊断,直接“带糖备孕”。“糖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管理好血糖水平,而产后积极哺乳也能缓解糖尿病的各种症状。 【详细】
2015.11.09
糖尿病并发症早期筛查的必要性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可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眼、肾、足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但有些病人即使血糖控制较好,仍会发生慢性并发症。而且糖尿病并发症在缓慢发生时你可能毫无症状,因此,所有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的慢性并发症筛查以便及早治疗。【详细】
2015.11.09
“糖友”怎样不挨饿
70岁的张先生有20年的糖尿病病史,目前早晚两次注射胰岛素。每天定时吃双胍类降糖药。平时,他也严格控制饮食,常常感到有饥饿感。有一天半夜,张先生突然浑身出汗,头晕眼花,一测血糖发现只有2.3mmol/L。老伴知道他又低血糖了,马上冲了一杯糖水并拿出了苏打饼干。张先生吃了糖水和饼干后感觉舒服多了。但是,早上起来,测空腹血糖吓一跳:9.2mmol/L!这忽高忽低的血糖,让张先生感到手足无措。 【详细】
2015.11.09
糖友的认识误区,你中招了吗?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吃糖多会得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涉及遗传、感染、基因变异、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在日常生活方面,主要是热量摄入过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应增高。【详细】
2015.11.05
糖尿病患者如何把控运动量?
我们都知道运动对糖尿病人有好处,我也喜欢运动,曾经有一次早上,我注射完胰岛素后,就出门去公园健身。可运动还不到10分钟,我就出现了低血糖反应。我想问,运动会引起低血糖吗?糖尿病人的运动强度究竟多大才合适呢?其中的度该如何把握? 【详细】
2015.11.05
5种症状提示糖友需调节运动量
饮食和运动是糖友日常血糖调节不可忽视的两点,除了知道“吃什么、不吃什么”,“做什么运动合适”之外,糖友们还要学会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地进行调整。特别是要达到安全运动的目的,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非常必要。 【详细】
2015.11.04
糖尿病前期患者更易患癌症?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谁知却导致饮食结构趋于非合理化。这种高水平的生活也催生了糖尿病这样的“富贵病”。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且数量正以每天至少增加3000的速度不断刷新。面对汹涌而来的糖尿病,我们该如何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控制血糖,远离糖尿病呢。赶紧和家庭医生在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早期如何治疗吧。 【详细】
2015.11.04
1型糖尿病的治疗要注意这几点
一型糖尿病及平时所说的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此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此为第一特点。除了儿童之外,实际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一生中各个年龄段,特别是更年期。【详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第35页/共57页] [共84215条/页] 跳转至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厅/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纬五路47号 软文联系QQ181300039 
业务合作:13674999007 0371-63712922 0371-86101797(工作时间) 技术QQ: 1326701545 35702594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豫ICP备11008224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