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点击关闭
寻医问药 眼科
医药卫生网 > 寻医问药 > 眼科
2016.02.14
火眼与红眼病需区别治疗 火眼有哪些特征
火眼”学名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具有流行性,与一般所说的红眼病有一定区别。那么,火眼有哪些特征呢?【详细】
2016.01.28
滴眼药水后别眨眼
广告中明星常将眼药水滴在眼球上。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还会刺激角膜,引起不适。【详细】
2016.01.28
冬季气候干燥 眼睛也需做好保湿
很多人都注重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保护和调养,但是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眼睛却常常被忽略,冬至节气已过,数九寒天来临,气候寒冷干燥,不少儿童及成年人的眼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详细】
2016.01.26
治疗青光眼或有新方法
复旦大学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中峰教授、杨雄里院士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孙兴怀教授通力合作,历经3年多的潜心研究发现,视网膜细胞膜上有一类被称为酪氨酸激酶的B1、B2蛋白信号通路一旦被激活,会导致青光眼神经节细胞凋亡(失明)。以药物等干预、阻断该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新方法。该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神经科学期刊《神经科学杂志》上。【详细】
2016.01.25
浙江金华一男子半年视力下降三百多度 原是脑中珍珠瘤作祟
很多人认为视力下降就是近视眼,其实除了近视,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视力下降。近日,在浙江金华就有一名男子,视力突然下降了三百多度,看东西甚至出现了双影,并且伴随着头痛头昏的症状。经查,原来男子脑中长了一颗“珍珠瘤”,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肿瘤,状似珍珠,晶莹发亮。由于滑车神经受到肿瘤的压迫,最终导致了该男子视力大幅下降。 【详细】
2016.01.26
感冒后视力下降需及时就诊 5岁男童感冒后突然失明
谁能想到,一个小感冒竟能导致双目失明?感冒十来天后,5岁男孩糖糖双眼就看不见了。从去年年底到近日,来自陕北米脂的穆女士带着糖糖在省内外辗转了好多家医院,最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失明3个多月的糖糖视力终于逐渐恢复。【详细】
2016.01.21
树脂镜片两三年就该换
现在,戴眼镜的人很多,但其中不少人并不知道怎么正确配眼镜、选眼镜和使用眼镜。特别是青少年和老年人,他们的视力变化较快,一般每年应到医院检查一次,根据屈光变化情况,更换镜片。 【详细】
2016.01.21
春节期间市民抢红包上瘾 不少人患干眼症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从市内多家三甲医院了解到,春节期间,急诊科患者爆棚。大年三十到初三四天时间,西南医院急诊门诊量突破4000人次,其中仅初三上午半天,门诊挂号量就达2428个。 【详细】
2016.01.18
老花眼的4大自我护理法
专家表示,如果眼睛长期注视电脑又不注意放松和调节,老花眼的发生年龄有可能会提早,甚至30岁左右就会出现老花眼。专家建议长期使用电脑的人,每用电脑工作半小时,要休息10至15分钟再继续工作。【详细】
2016.01.18
看不了3D电影? 小心眼睛有病
广州军区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邹秀兰解释,人的两眼看外物的视点稍有不同,左眼看到的图像略偏左侧,右眼看到的图像略偏右侧,两个图像经大脑整合后产生的双眼深度知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体视。【详细】
2016.01.14
干眼症与结膜炎的区别 别乱滴眼药水
很多人眼睛结膜充血,就以为是角膜炎感染,用了抗感染的眼药水,却久久不见好,经过有经验的眼科医生一看,却发现患者是干眼症,完全用错了药。在日前举行的一次眼科医学论坛上,随着电脑一族的增多,干眼症患者不断增多,其中不少人被误诊误治,他提醒说,干眼症发展到重度后会令人“欲哭无泪”,最可怕的是重度干眼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还可能让人失明!【详细】
2016.01.14
长期关灯玩手机的危害 或致青光眼
在黑暗中玩手机而得了青光眼的病例并不鲜见,如果实在想玩手机,可以开一盏不太亮的灯,这样才可以减少青光眼发生的概率!那么,为什么在黑暗下玩手机容易导致青光眼呢?【详细】
2016.01.11
眼科医生家的孩子如何护眼
近年来,以iPad为代表的电子产品让成年人着迷,更让很多孩子如痴如醉。虽然不少家长知道孩子沉迷于这些电子产品对健康不利,但是这些高新玩意儿实在让孩子们诱惑难挡。既然电子产品不可避免被孩子接触,那么如何让孩子正确地使用电子产品呢?【详细】
2016.01.11
眼药水开封后最多只能用一个月?医生:这是真的
因为经常面对电脑和手机,很多市民习惯常备一瓶眼药水,不舒服时就拿出来滴上几滴,用来缓解眼部不适。“我一直以为眼药水开瓶后只要没过保质期,就一直还能用,谁知道刚听说超过一个月就不能用了。”家住嘉祥世家小区的翟女士说。【详细】
2016.01.11
基因与近视证实有关联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吉村长久率领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对约1000名高度近视的日本人进行基因分析,发现约32%的患者体内的WNT7B基因出现变异,该基因关系到视网膜血管的形成。【详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第9页/共24页] [共36015条/页] 跳转至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厅/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纬五路47号 软文联系QQ181300039 
业务合作:13674999007 0371-63712922 0371-86101797(工作时间) 技术QQ: 1326701545 35702594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豫ICP备11008224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