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家长课堂
给孩子相互交换的好机遇
作者:0
更多
  你愿意和一个母亲互换,也就是你把你的孩子放到她那儿,她把她的孩子放到你这儿来吗?这种交换在欧洲非常广泛。
  Leo出身之后,整天和我在一起。他天真可爱的小脸让我幸福无限。我渴看他永远在我身边,受我无微不至的庇护。不过,有时候,我也渴看他能和别人接触,不独来独往,这样他就可以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很多从我这儿学不到的东西,也锤炼他的来往才干,同时我就可以应用时光做些事情了。可是当有一个机遇来的时候,我又舍不得了。
  这个机遇实在每个人都有,只是看你想不想那么做,那就是和别的母亲互换,这在欧洲极其广泛。我在国内的朋友对我说:中国用不着这样,由于孩子总有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看着。
  有一年我带Leo回国,在我父母家的楼门口碰见了一个活泼的小男孩,他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我问他喜不喜好往幼儿园,他没遮蔽地说,往过,又不往了,由于有爷爷奶奶看着。还有,小男孩补充道:“爸爸妈妈说,上幼儿园挺贵。”孩子的话被跟在身后的爷爷给挡住了,老人试图禁止孩子连续坦白下往,谁知孩子却偏偏想诉说他的真实想法:“而且爷爷奶奶还说省得我在幼儿园受别的小朋友欺负。”哈哈,这才是顶顶重要的原因。
  我深为孩子遗憾。由于孩子看起来是那么想往幼儿园。可我又能懂得孩子的家长,自己小宝贝是不能受委屈的。可恰正是这样就把孩子向别人学习和别人接触的机遇给剥夺了,也为此少了天真的乐趣,这样就由于只在大人的圈子里而有了那么多只说大人话而没有大人才干并且不像孩子的小大人。我们和别的家长的互换是从我学车开始的。那时,Stefan整天上班,孩子又没有到可进幼儿园的年纪,所以我必需找一个有和Leo一样大小孩子的母亲。朋友蒂纳主动提出来了:我来。蒂纳有一个和Leo一样大的儿子。实在熟习蒂纳还相比有趣。当时我们也正为Leo寻找玩伴。
  在德国,孩子进幼儿园之前,大多数孩子或者进儿童游戏圈,或者自己找玩伴。由于游戏圈大多一个星期只有一次,所以,孩子除了有自己的姐妹外都往寻找玩伴。这个门路也十分的别致,你可以在超级市场的布告栏里贴个字条,像寻人启事似的,讲你孩子的情形,你需要多大年纪段的孩子,会面方式等逐一告诉。你也可以到儿童医生那里找,同样挂纸条。我们挂的纸条是由Stefan用电脑起草的,上面有一个象征Leo名字的小狮子图画,纸条写道:我们的儿子Leo,出身于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旬日,家庭地址:丛林街十八号。我们寻找和Leo一样大小的玩伴,有意者,请打电话。
  随后,来过好几个母亲带孩子来尝试,其中一个叫汤姆的孩子,年纪和Leo一样大小,遗憾的是,由于喜好咬人,被我们拒尽。最后我们选中了蒂纳和她的儿子非利克思。我们之所以选中这对母子,其重要原因是蒂纳也是记者出身,我们两个在一起说话倒很有共同语言。
  让Leo和别的孩子接触以及与别的母亲在一起的经验,就是使他慢慢地转变了先前内向害羞的性情,同时对于孩子从其他人那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教导也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一九九四年,我还在《光亮日报》时,一篇有争议的报告文学被我们采用并发表在我们的“作品”版上。这是一篇调查报告,内容是中国和日本孩子一起过夏令营的故事。故事实在是一个深进的相比,里面讲到中国孩子的谦让美德以及学习成就优秀但却在生涯自理上的毛病以及某些与人接触上的胆怯。作者用令人思考的事实告诫中国的家长们:给孩子还以真正的孩子空间,锤炼他们的自理才干。否则无法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和世界的竞争。
  那篇出色深进的调查报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并且也成了我今天教导我的孩子的警醒和提醒。所以在Leo两岁而我需要时光学车的时候,我给自己和Leo安排了项目:就是和其他母亲的互换。
  这种互换之所以在欧洲相比广泛,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欧洲的妇女在生了孩子之后有三年的育儿假期,最最少三年之内是在家里照料孩子,或者干脆就不再工作。但带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总带在身边,偶然与别的母亲互换会让一直紧张的母亲得以短暂的松弛;其次是孩子不能孤单,他应该生涯在一个群体里,从大孩子那里学会竞争,从小孩子那里懂得礼貌谦让……总之,互换利大于弊。
  固然这颇像大学生辩论会上的辩论题目,但我的阅历让我有了这个结论。当然这种互换有一个最最少的条件,就是两个母亲的相互信任。但是,也经常涌现这样的事:有时候,母亲之间很融洽,但是孩子却彼此为敌,那就只好废弃互换。彼此不喜好的母亲也许到孩子那里却另一种样子。
  接在Leo与非利克思的互换之后,Leo和亚娜的互换是相比顺利的。亚娜和Leo在一个幼儿园的小班里。未进园之前,两个孩子和大人就在教堂办的爬爬圈里结识,以后又常在四周的游戏场会晤。久了,彼此有了相应的懂得,大人谈得来,小孩子又相差无几,所以,互换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了。
  首先是我把Leo送到亚娜家。Leo见我走开,便放声大哭,可是,没多一会儿,他就和亚娜玩起玩具来。有时,我办事中午来不及往接孩子,Leo就在亚娜家吃午饭,然后就由亚娜妈妈依林娜把孩子一块儿送到幼儿园往。后来,依林娜由于工作原因,也不得不把亚娜送到我们家来,然后两个孩子玩一上午,吃过午饭再由我送到幼儿园。这么一来一往,我和依林娜的互换很顺利,很胜利。大人孩子达到了彼此信任。
  和另一个母亲多特的互换是从游戏场开始的。多特是个自由职业的室内设计师,但她经常由于有两个孩子在身边而无法和她的顾客会晤。固然大的女儿已经在幼儿园,但小的男孩子却因期待森林幼儿园的位置而不得不整天待在家里。这很让多特恼火。多特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并且有组织才干,所以,在她的发动下,我们小区每星期三上午就成了固定的大人孩子聚首在游戏场的日子。那时候,妇女们给孩子带上野餐的水果和全麦饼干,浩浩荡荡地往游戏场走。经常是孩子在做游戏,母亲们坐在游戏场边的木椅子上聊天。我刚搬到这个小区不久,就在游戏场熟习了多特和她的儿子拉斯。当我无意说起我需要时光时,多特马上就建议我们互换。在我和Leo一起到多特家玩一次算是考察之后,多特也带孩子来到我们家。然后,我们就发现,我们双方的条件相比接近:家里面的处所大,外边的花园大,而且每家都有一个供孩子盖城堡的沙坑,一个孩子自由清闲荡的秋千,加上孩子互相喜好,而且彼此谦让,尽管我和多特在某些观点不一致,但是,我们还是开始了互换。这种互换一直到两个孩子都上了幼儿园后仍在连续着。
  当然,互换也并不总是顺利的。朋友里丝对我讲了这样的一件事:里丝的儿子叶利克,在进幼儿园前,常因没有小朋友玩而烦恼。于是,里丝通过一次偶然的结识开始了和一个母亲的互换运动。开始两个母亲还相比客气,孩子也玩得很融洽。但是,久了,对方不断地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而且干脆不按当初说好的秩序往做,经常超过说好的时光接孩子,有时甚至未打呼唤就送过来,弄得里丝很朝气。但出于礼貌,朋友没有过火拒尽。但是久了,对方得寸进尺,有时该叶利克到对方家时,对方母亲却借口趁机走开,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前往送孩子的里丝。这样,里丝就成了彻头彻尾为别人看孩子的人了。“这样的互换干脆没有同等可言,我即是是被应用了。”里丝说,“即使孩子仍然有意连续在一起玩,但是,我还是决定终止互换。”由此可见,互换用中国话说必需“知根知底”才行。
  除了互换能让母亲有暂短的休息外,孩子的快乐也是重要的,并且是第一位的。可是,和中国所有母亲一样,有时我担忧在这种互换中孩子会受人欺负,说给Stefan听,他却哈哈大笑:“即便如此,孩子也要有这个阅历才行,而且他还会从中学到你我教不了的东西。你认为在互换母亲的进程里孩子也一直该是受庇护的吗?”这个人!还是爸爸呢!我谴责他。可他说得也确实有道理。所以,我认为我该放心,并且最好坚持缄默。
  摘自《中西家庭教导相比实录》

(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