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日前,教育部公布《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现象。值得关注的是,八条措施有两个明确的量化要求:小学入学和“小升初”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不能超过10%,优质高中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招生名额不低于30%。
“幼升小”是学龄前儿童升入小学的简称。
这两年来,“幼升小”的择校热步“小升初”后尘,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和复杂,出现了以钱择校、考试入学、共建等多种方式。
新近公布的“教八条”,首次对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进行量化限制,旋即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在人户分离考验下,怎么才算正常跨区域招生?在即将到来的“幼升小”高峰年,这一举措会否使择校更加极端化?热点区域学区房价格会不会再度走高……
两份教育报告同一“声音”
“幼升小”择校不逊“小升初”
“教八条”公布的前后,两份出炉的教育报告同时指出,北京“幼升小”择校竞争不逊“小升初”。
3月1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从全国数据来看,“小升初”的择校激烈程度普遍高于“幼升小”,不同城市两个阶段的择校激烈程度差别较大。但是,在北京二者差距最小,“小升初”和“幼升小”的择校严重性大体相当。与此同时,中国主要城市的公众教育满意度已连续三年走低。另外,有接近5成的北京受访者,不太认可有关部门在解决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上所做的努力。
1月份,中华教育改进社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教育改进报告》中指出,在一些局部地区和领域公平状况则继续恶化,令人担忧的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体制与机制并未稳固建立,社会贫富与权力差距继续扩大,体现在教育上的按权力大小择校与按给钱多少择校的现象愈演愈烈,北京等多个城市的择校费额度比上一年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的择校由“小升初”延伸到“幼升小”,甚至从选择幼儿园开始,一些中小学就近入学的学生比率不到20%。
家长为什么会择校?
《凤凰周刊》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在北京海淀、朝阳、丰台三区的普通中小学中,95%的学校中一半生源构成为外来务工子弟,因此,一些北京户籍家长,花费大把精力物力,将孩子送入名校。
一位长期研究“幼升小”的教师介绍,西城、海淀、东城是北京教育的“高地”,以2011年高考为例,原西城区高考达到600分的学生比例超过25%,海淀12.69%,东城12%。一本线上线率,西城达到77%,海淀57%,东城69%。三区的一本上线率远超过朝阳和丰台。“小升初”升学方式的多元化、电子学籍管理的强化,使得“幼升小”择校能够为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机会。“幼升小”已在 “小升初”中变得最为重要。
花钱、考试入学、购买学区房
“幼升小”暗战升级
这两天,皮皮总在跟妈妈念叨:幼儿园小天使班上20多个小朋友只剩下一半了,他的几个好朋友已经去读学前班了。
皮皮妈妈一打听,原来这些家长听说很多小学入学时都要测试,担心孩子在“幼升小”的入学竞争中落后,于是提前进入学前班里学习识字、速算等课程。
为了争抢优质资源,北京市一些高认知度小学的“幼升小”举行选拔性测试,内容包括数学、识字、特长等,有的学校甚至要单独考家长,了解家长的教育程度和职业背景,测试家长是否具备能够辅导儿童的知识水平。各种各样的教育类网站上,充斥真假难辨的“幼升小”试题,题目来源号称来自实验二小、培新小学、和平里九小、黄城根小学、双榆树小学等学校,试题后面还注明共建考题、跨区择校考题等字样。
一则名为《“幼升小”名校试题精选》的帖子曾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该帖收集了北京市各小学的“幼升小”入学试题。不少网友跟帖称:题目“很难”、“很雷人”。这些试题有多雷?不妨看一个例子:“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小朋友你们认为小明是谁?”参考答案居然是:姚明。
“幼升小”择校费也广为社会诟病。著名“幼升小”专家、清华(微博)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列出了北京部分重点小学择校费情况。其中,景山学校以25万元居榜首,北大附小以18万元列在榜眼,实验二小以17万元成为探花,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微博)附小、府学胡同小学、史家胡同小学、中关村三小、中关村二小、中关村一小、育民小学、人大(微博)附小等学校分列其后,其择校费价码皆在10万元以上。闻风表示,这些数据来源方式有三种:一是家长交款的票据,且有至少三个家长佐证的;二是银行门口蹲点调查;三是与学校核实过的。然而,所公布的择校费还只是取中,不是最高的。
学区房也是这场金钱比拼游戏中的一环。李先生为孩子择校早早购买了学区房,其结果是:原本需要9万元的择校费,他只花了4万元。他说,孩子一毕业把房子卖掉,还会有其他家长接的。
某地产中介表示,北四环海淀、朝阳两区一条马路相隔,海淀的房价每平方米就要比朝阳高1000元。另一个事例是,北京市海淀区四环内有两栋楼房,两者相距20多米。都建于1988年,建筑风格和楼层结构也完全相同,但价格却相差8000元,原因就是其中一个小区属于学区房,是中关村一小等重点小学的划片范围。
择校“双限”如何实操
“教八条”引发联想
“教八条”的出台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有网友称,前所未有!这次“教八条”的不同寻常之处就是明确提出了量化要求,非常具体明确,主要量化内容涉及了目前“幼升小”、“小升初”最热点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有两个量化要求。一是10%。免试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是理想目标,这次的措施提出了要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跨范围招生的比例不能超过10%,低于的要巩固并努力逐年减少,高于的要制定3年计划,逐年减少到10%以下;
二是30%。措施要求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提高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
很多家长表示,这份文件出发点很好,明确了目前造成“幼升小”择校热的原因之一是热门重点小学划片不合理,拿出了本该给本片区孩子的名额给了非本片区的关系户、条子生等。同时,文件要求公办学校根据学校招生规模、生源数量等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就近入学的新生占绝大多数。这有利于进行社会监督,本身就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也有家长表示,如今城市人口流动性大,人户分离现象突出,“免试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这一理想与现实差距甚大。如果单纯按户籍来分的话,这对北京本地生源很不利,毕竟外来人员购房、租房政策相对灵活,获得理想的学籍可能容易,这会造成新的不平等。
“教八条”出台不久,“幼升小”专家、清华园教育集团副校长闻风就撰文指出,“教八条”中的“双限”政策,可能使得现行的“幼升小”、“小升初”面临一场风暴。
闻风认为,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这一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强区的地位,教育强区在“幼升小”阶段将涌入更多的“实力”家庭,这使得教育强区、教育弱区在生源结构上将呈现越来越大的差异。对家长而言,“幼升小”阶段进入一个教育强区,在孩子同等智商和同等努力的条件下,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机会。
另外,教育强区之间为了互相竞争,10%名额的允许进入,将在“最有实力”家庭、“最有实力”孩子展开激烈竞争。优质生源的争夺极有可能更加白热化,这可能是高认同度小学、中学通过学习实力、成绩评价录取孩子的最有效通道。
政府表态:三年将投入150亿元
北京七项工程应对“幼升小”高峰
“政府应该做到未雨绸缪,不要等到两年后,小学入学难非常尖锐时再解决就晚了。”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日前介绍,2010年入学人数达到13.3万人,到2015年当年,入学总数预计达到18万人。
洪峰表示,2008年出生的“奥运宝宝”们已经到了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本市去年年底开始施行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缓解入园难的问题。但是两年后,“奥运宝宝”们将进入小学,入学难的问题亟待解决。“原本我们认为入学高峰将在两年后,但实际情况是,从去年开始入学难就已经出现。”洪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本市制定了中小学“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想把我们增加的教育经费集中起来办一些大事,能够比较好地未雨绸缪。”
据悉,从今年开始,本市将用三年时间投入不低于150亿元,通过七项专项工程解决入学高峰的问题。(
http://www.yywsb.com) 编辑:红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