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护理保健
给什么都不如给孩子一个好身体
作者:大易网
更多
  给什么都不如给孩子一个好身体
  无论对孩子有多少期许,我想天下的父母还是同我一样,最希望他们获得的是幸福。如果孩子聪明,在学校有个好成绩,以后有份好工作那自然是更好的事了。但这一切都是后话,当一个孩子降生在我们面前,相信所有的母亲都在想:只要是个健康的孩子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虽然老套,但我还是想首先声明一点: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在这方面,我很佩服体育教练。他们总是不停地训练运动员,让他们有好的体力,经过若干年的苦练,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我们才看到了赛场上的英姿飒爽,看到了运动员人前的微笑。
  我所注意到的就是这个。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是体力、活力和潜力,打基础比起让孩子们马上显露出一些成绩重要得多。
  我还是学生时,有一句西方医学名言便深深烙印在我心里——肠胃支配头脑。拿破仑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甚至有人说,是因为胃痛折磨得他无法正常饮食及睡眠,才错误判断了形势,最终导致了滑铁卢之役的大败。吃得多,消化好的人常被称为饭桶,但如果肠胃不好,那么再好的头脑,也不过就是一辆没有汽油的奔驰车。
  所以,孩子已经筋疲力尽,肚子咕咕叫的时候,硬是要他们拿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靠信念之类的支撑下去的要求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态度。精神不是万能的,孩子如果学习不好,或者在某项比赛中不幸输掉,就拿意志力不坚定,精神头不够用来责备他,根本就是错误的。当然,不是要小看意志或忍耐力这些精神因素。作为一个医生,我的看法是:大部分的精神动力是来自体力的。
  ● 肌肉和幸福的关系
  任何人都期望幸福和成功。所以,总是在烦恼如何才能幸福,如何才能成功。从书店里陈列的一些书籍中,就可见一斑。从财务管理到宗教冥想,专家们列出来的幸福和成功秘诀可真是包罗万象。
  但是如果有人问我幸福和成功的秘诀,无论是以医生的身份,还是以拉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身份,我都会告诉他们,肌肉是幸福的前提。当然,你也不必联想到阿诺·施瓦辛格。
  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努力锻炼自己的肌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肌肉才是成功和幸福的最重要条件,是活力的根源。
  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人,都有几个普遍的共同点:脸上常保笑容,经常运动,眼神中流露出才情,说话有底气,充满活力。靠近他们,好像有种触电似的感觉。
  这种充满活力的人,肌肉普遍都有弹性,身材也差不到哪去。从医学角度来说活力不是单纯的精神上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才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当然,正向的思考方式和乐观的态度、意志力等,都是使人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活力最基本的根源还是体力。
  肌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不是扳赢手腕或抬起重物那么简单。千万别把它等同于一副外表精壮的好身材。肌肉不但让我们自由活动,而且会产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活力的各种物质。同时,也是燃烧体内有害物质的火炉。
  如果我们身体的肌肉无法运动,那会怎么样?
  看过以真实事例改编的《罗伦佐的油》这一电影的人都会印象深刻。罗伦佐因患一种疾病,全身肌肉慢慢萎缩,以至于失去运动功能。随着病情恶化,他只能依靠医疗仪器等延续生命。虽然仪器代替了肌肉的某些功能,但最后,他丧失了说话能力、呼吸能力、思考能力,面临死亡。
  肌肉是维持生命,延续生活的最重要的原动力。肌肉的活跃运动占据了我们一般所说的活力的大部分。
  为了锻炼肌肉,增强活力,就要从增加肌肉量开始。
  换句话说,肌肉太少,我们的身体就会逐渐失去活力,而从这些人身上,也无法感觉到活力的存在。这样的人也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会尽可能躺着或坐着,哪怕上一层楼也会考虑坐电梯,如果没有遥控器,连开电视机都嫌麻烦,整天呆坐在沙发上也没什么不可能。
  肥胖患者常会患有抑郁症,也是同样的原因。和正常人相比,脂肪相对偏多,肌肉量相对偏少的肥胖患者,因为活力不足,不仅不愿意活动身体,而且稍微动一下,就很容易感到疲倦。年迈的老人,即使没有病,也会一天到晚不停抱怨“累死了”,原因就是老化带来了肌肉量的减少,进而引起了活力的降低。
  问题是,肌肉越少的人越不爱动,越不爱动肌肉就越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只靠想要幸福的想法,是无法达到幸福的。想要达到幸福,但没有行动,也不过是空谈。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要想幸福先要有生气,有活力,有了肌肉才有幸福的本钱,当然,这听上去也许有些奇怪。
  活力可以律动我们的身体,同时,也会持续产生能量。这能量给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带来悠闲的气息,成为追逐幸福的原动力。也就是说,如果幸福是架飞机,活力就是跑道,幸福就是从这里起飞,然后越升越高,任意翱翔。
  ● 活力带给我的幸福
  我在医院看到越多患者,就越是认为体力是幸福的基础。但是,我这样的信念并非完全来自医学知识。先天体弱多病的我,因为没有活力,曾经失去了很多东西。
  在姐妹之中,我的体力最差。我非常讨厌活动身体,所以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培养体力的运动。勉强称得上运动的,也不过是在家里的院子里来回走上三四圈而已。如果过节或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爸妈就告诉我一句话:“你就乖乖坐着就好,千万别帮倒忙。”
  进入大学后,我也想过要去学网球,但是爸爸担心,怕一个不小心万一发生骨折,所以坚决不肯答应。
  就这样,我羸弱地度过了学生时代。要说我的体力变好还是在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后。为了不让我的孩子像我一样,我不遗余力地把重点放在增强他们的体力上。
  因为我总陪着他们一起锻炼,所以,在过去三十年体力快要濒临崩溃边缘的我,身体慢慢有了起色。我居然可以做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甚至于连写论文,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而且还有大把的富余时间投资在别的事情上。
  ● 培养基础体力的元气育儿法
  说了这么多,我为了培养心爱的儿子的体力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
  通常,我们身体的肌肉量在25 ~ 30 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就开始逐年减少。但是,透过适当的营养摄取和持续运动,绝对可以减缓肌肉量减少的速度。
  为了能让我的孩子到老都有一个好身体,婚后我和先生拟定了一个育儿方针,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培养孩子的基础体力。
  体力绝不会在一夕之间变好,也不会一觉醒来有所变化。如果不从小时候开始打好基础,以后不管再怎么努力,也只会事倍功半。所以跟很多家长不同,与学习成绩相比,我更重视两个儿子的体力。当然,这并不代表读书不重要。在人生的旅途中,势必会有为了达成某项目标,而赌上一切专注于读书的时候,但不是现在。
  身为父母,首先应该为孩子培养精神动力的基石——健康的身体。健康会成为孩子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后盾。
  我的两个儿子圣佑和英佑也和其他小孩一样,上英文和数学补习班,也学钢琴,但绝不是因为父母的强求,这一切都是他们自愿的,我们从没有为此产生过摩擦。
  其他的时间,一家四口一起去散步,一个星期游两三次泳。现在,即使跟成人比赛,他们也丝毫不会输在体力上。
  不仅如此,从圣佑六七岁开始,每个周末我们全家人都一起去爬山,现在,一般高度的山已经难不倒他们了。我不期望这样会马上为我儿子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可是跟每天一动也不动,只坐在书桌前做题,弯腰驼背的小孩相比,相信我的孩子们应该可以过上更富活力的生活。
  各项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的小朋友和过去比身材虽然有所增高,但体力却明显降低。以前只出现在成年人身上的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成人病的好发年龄,已经降低到青少年时期。
  没有任何症状,并不意味着小孩子很健康。只要带孩子到附近的山上走一趟,就会知道答案。
  当然,我的小孩也会面临需要专注学习的时候。虽然幼年时不能马上背下几个英文单词,几个数学公式,但是,到了该冲刺的时候,靠从小开始培养的健壮的体魄,相信他们可以应付大量的功课。
  所以,小时候培养的体力,是为了完成叫做幸福人生的马拉松比赛投入的本钱,是值得所有父母认真对待的头等大事。(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