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护理保健
孩子吃药成难题 何时才不靠手掰?
作者:医药卫生网
更多
导读: 目前,国内9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版”,儿童只能服用成人药的“减量版”。打开成人药品的说明书,对于儿童如何服用,一般标有“小儿减半”、“儿童酌减”等含糊用语,不少家长只能凭感觉减量给药。喂孩子吃药成众多家长的难题!

如今孩子吃穿用样样都有儿童版,但重要的儿童药却少之又少。目前,国内90%的药物都没有“儿童版”,儿童只能服用成人药的“减量版”。打开成人药品的说明书,对于儿童如何服用,一般标有“小儿减半”、“儿童酌减”等含糊用语,不少家长只能凭感觉减量给药。喂孩子吃药成众多家长的难题!



【直击事件】娃吃药妈犯难 分剂量靠手掰
陈女士两岁的女儿生病了,医生开的处方里有一种药,每次服用5毫克。可是这种药只有成人用的,剂量是每片0.1克。医生告诉她,把一片药分成二十份,每次给孩子吃一份。直径不到1厘米的药片怎么分呢?陈女士有“妙招”:将药片碾碎后溶解在温水中,再用量筒分出二十分之一。每次给孩子吃药都像做化学实验一样,各式仪器轮番上场。
武昌陈女士的孩子今年刚满3岁。近日气温突降,孩子又犯哮喘了,医生给孩子开了药,并嘱咐,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只能吃一片药的三分之一。回家后准备给孩子服药,陈女士傻了眼,药片小且硬,取三分之一还真是件难事,手掰、刀切,弄碎好几颗,就是拿捏不准。她很纠结,担心药吃多了伤身体,又担心剂量小了不起作用。



【现状调查】儿童专用药奇缺 我国90%药品无儿童剂型
据了解,在市场现有的3500多个制剂品种中,供儿童使用的仅60种,所占比例仅为1.52%,国内90%的药品无适宜儿童的剂型。目前我国6000多个药厂,比较知名的专业化儿童药生产企业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30多家。
业内人士指出,社会有需要,市场没供给,说明“儿童用药”处于严重的“市场失灵”状态。生产儿童药品的药厂寥寥无几,能够自主开发儿童新药的专业药厂更是凤毛麟角。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主任赵玲玲教授指出,缺乏儿童专用药的问题长期存在,医生经常面临无药可开的尴尬局面,特别是市场上针对6个月以下幼儿的药非常少。比如部分早产儿由于缺钙,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治疗佝偻病的注射剂与口服液经常供货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维生素D利润低,制药厂不愿生产。



【危害】儿童用"减量版"成人药隐患多
儿童专用药缺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儿童用药时只能把成人药掰开或碾碎来用。中南医院一位资深儿科专家说,儿童用药的匮乏给儿科医生也带来很大不便,儿童要使用成人药物,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精确计算用药量,并嘱咐家长准确使用,极为不便。
在用药剂量上,儿科医生在开药时,往往只能把药品分成几分之一。这种“掰成几分之一”的原始方法大量存在。很多家长按照这种医嘱,很难准确使用药品剂量。“儿童用药基本靠掰”用成人的剂量直接减半给孩子服用已经成了不少家长的习惯。有调查数据显示,80%的患儿家长承认,曾给孩子服用过大人吃的药物。几乎所有患儿家长都认为,成人用药与小儿用药只是剂量大小的不同,只要注意减量,大人的药就可以用于小儿治病。
儿科专家指出,这种迫不得已的服用方法会产生剂量误差,影响药效,还有可能对药品造成污染,可能对肠道产生刺激,损害胃黏膜,甚至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些注射药只能用几分之一,也造成了大量浪费。
专家表示,儿童吃“成人药”,安全隐患大,最常见的现象是小病成大病。 成人药多为复合制剂,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不适合儿童,若用药不当极易造成儿童肝肾功能受损。有数据显示,儿童使用成人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是成人的1倍,而新生儿的发病率是成人的4倍。同一种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与成人有很大区别。成人多为复合制剂,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不适合用于儿童,如果用药不当极易造成儿童肝肾功能受损。而大部分药品少有适合儿童的剂型,临床上很难掌握用量,致使儿童服用成人药后,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亲宝小编说】宝宝用药何时不再像化学实验?
童装、童鞋、儿童房,如今孩子吃穿用样样都有儿童版,但重要的儿童药却少之又少。儿童专用药品的奇缺导致妈妈在给宝宝喂药时就像一场“化学实验”,凭着感觉走,掰掰碾碾,况且很多成人药片又小又硬,手掰不开还得靠各种设备,喂药就像一场攻坚战,让妈妈们各种提心吊胆。
宝宝生病了吃药难吗?你是如何让宝宝乖乖吃药的?>>小编邀您进入亲宝社区和宝爸宝妈一起交流讨论,重视儿童科学用药!
用药分剂量的麻烦事是其次,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宝宝们由于身体各种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处于不断发育生长时期,相对成人来说,若药物使用不当,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发育障碍,造成后遗症。那么,在儿童用药紧缺的今天,宝宝用药需要注意些什?妈妈们如何才能将危害最低化呢?
一、儿童该吃多少药要看体重和生理敏感性
由于目前儿童用药的缺乏,很多药品没有儿童用药的剂型,有的家长稍一不注意就会根据成人用药量来判断给孩子的用药量,有的就是成人用量的一半,专家指出“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儿童用药要根据其体重和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去计算其用量,有的孩子体重重但用量少的话,达不到治疗效果,有的体重轻但用量却多的话,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其次,不要随便到药店给小孩买药吃,尤其是孩子没有吃过的更不能随便买来吃。
二、警惕儿童用药误区
根据深圳市药品医疗器械评价中心监测发现,市民用药普遍存在以下四大误区:
1、看广告买药
专家:患者要选择用药,尤其是选用非处方药的时候,容易受药品广告的影响,而忽视自身特殊情况,尤其是两岁以下儿童应慎用感冒药。
2、滥用抗生素和退热止痛药
专家:使用药物的时候,存在滥用处方药的情况,抗菌药物更是滥用的重灾区。以抗菌药为例,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伊诺沙星、环丙沙星等,均可引起儿童关节病变和影响其软骨生长发育,故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皆不宜使用。每次用抗生素都不完全的话,最后会演变成超级细菌,到那时就没有药对付它了。
解热止痛药如安乃近也有导致过敏、虚脱、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副作用,严重者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故婴幼儿应慎用。6个月内婴儿发热时不宜使用退烧药来降温,而应该进行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洗温水澡、贴退热贴等,能很快让孩子降温。
3、咳嗽药:止咳祛痰不宜一起服
祛痰药的功能是稀释或液化体内引起充血的分泌物,比如痰;而止咳药的作用是阻止身体反射或要咳嗽的欲望。专家解释“祛痰药和止咳药一起用,可使痰液阻塞在呼吸道内,痰内大量的病原体得以繁殖,会导致感染迟迟不能得到控制。但有些情况,如严重的咳嗽,特别是剧烈无痰的咳嗽,影响休息和睡眠,甚至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其他并发症,这时则需要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少量服点止咳药。”
三、宝宝喂药小技巧
1-3个月的婴儿吸吮能力差,吞咽动作慢,喂药时应特别仔细。为了防止呛咳,可将婴儿的头与肩部适当抬高。先用拇指轻压婴儿的下唇,使其张口。有时抚摸孩子的面颊,也会使他们张口。然后将药液吸入滴管或橡皮奶头内,利用婴儿吸吮的本能吮吸药液。服完药后再喂些水,使其尽量将口中的余药全部咽下。如果孩子不肯咽下,则可用两指轻捏小儿的双颊,帮助其吞咽。服药后勿忘将孩子抱起,轻拍背部,以排出胃内空气。
4-12个月的婴儿,可让其斜坐在家长腿上,不要让孩子的头部过于后仰。先喂一口白开水润润口。喂药时若孩子不肯张口,可以轻捏孩子的下颌,将药液从他的口角旁倒入,使孩子将药液慢慢咽下,待药液全部咽下后再把药杯(匙)拿开,以防孩子将口中尚未咽下的药液全部吐出。(http://www.yywsb.com) 编辑: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