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潜能开发
心存感激的“幸福小人儿”
作者:佚名
更多

  五六岁的孩子,他们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会给敬爱的老师写贺卡,会把糖果分给小朋友……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的方式体验到感恩的快乐——

  母亲节到了,5岁的豆豆给下班回家的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妈妈耳边小声说:“妈妈,我爱你”,然后跑去帮爸爸把菜端上桌。吃完饭,豆豆说:“妈妈累了,我帮你锤背。”妈妈体会着豆豆小手的力量,感到非常幸福。

  感恩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情怀,它不仅让孩子懂得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很多的人、事、物的共同功劳,从而学会珍惜和善待其他的人和这个世界,也让孩子的自我幸福感得到提升,获得宁静的心灵和为社会和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的动力。

  五六岁幼儿感恩观念的发展特点

  由于五六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和道德发展阶段的影响,他们的感恩观念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感恩的对象:孩子最早感恩的对象可能是父母、老师,也可能是其他小朋友。他们常常在体会到缺失,然后又获得的情况下,对帮助他的人产生感恩的心情。比如,孩子喜欢的玩具丢了,在他百般难过的时候,阿姨帮他找了回来,他就会对阿姨产生深深地感激。而对于父母和老师的关爱,由于孩子很少体会到缺失,反而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在一定的教育下才能产生感恩之情。但此时他们的感恩观念还很难推己及人,用感恩的心去关怀社会上其他的人和事。此外,5、6岁的孩子还能对花草等自然产生热爱和感恩,学会珍爱生命。

  感恩的方式:小一些的孩子也会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比如说声“谢谢”,给妈妈端茶等。到了5、6岁的时候,他们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会自己制作小卡片送给爸爸妈妈,会给老师搬来一张凳子,会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还可能会照顾花草……总之,5、6岁的孩子表达他们感激之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会用直接表达、分享、关心、帮助等方法让其他人体会到他的爱和感激。而且5、6岁孩子的经验比较丰富,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事件的因果关系。他们不会再像3、4岁的孩子一样会去安慰因为切洋葱而流泪的母亲,而会使用更适宜的方法。

  影响孩子心怀感激的因素

  根据常识和经验就可以知道,是否懂得感恩和遗传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更多的是教育的结果,并且5、6岁幼儿的感恩观念和行为的发展,还受到其他心理能力发展的影响。

  教育的作用:教育是孩子懂得感激的主要因素。当其他人送回孩子心爱的玩具的时候,大多数爸爸妈妈都会让孩子表示感谢,并告诉孩子也要像这样去帮助其他人;当教师节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让孩子向老师表示自己的感谢……其实,在生活中,孩子经常会需要接受别人的帮助,需要对其他人表示感谢,而爸爸妈妈也会及时地教孩子如何去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感恩观念逐渐形成。

  不过言教不如身教。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不感恩,不孝顺,试问我们怎么能奢望他长大之后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如果他看到成人对周围的物品和花草不珍视,不热爱,我们怎么能想象他能成为一个对生活感恩的人呢?因此,他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对他人、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恩之情,以及由此做出的相应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使其在耳濡目染之下懂得感恩。

  心理能力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他越来越多地体验失去的难过和得到的快乐,渐渐明白自己父母的辛苦、老师的教诲和朋友的友情都是财富,他们珍惜,他们回馈,而不在只是简单的模仿,或者只是因为好玩而去帮助父母。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直接的体验会影响到他们的理解,而如果没有直接体验的人或物,他们很难产生感激,比如对生活的感激、对生命的感激等等在这时还难以产生。

  让孩子学会心存感激

  如何让孩子产生感恩情怀呢?方法有很多,但是都需要持之以恒。

  让孩子感受缺失和满足

  对于刚刚出生的孩子,爸爸妈妈会一听到哭就去照顾他,让他感到满足和安全。但是如果到了五六岁还这样,孩子可能就会觉得父母给自己的一切照顾是应该的,自己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此时,体验缺失、体验挫折是他们需要开始学习的内容。当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的时候,可以先不管他。等他下次找不到玩具焦急的时候,再帮他找出来,一来可以让孩子体验缺失,二来可以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给孩子树立榜样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榜样对于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经常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细心地照顾爷爷奶奶,孩子也可能会学着给爸爸妈妈倒茶,学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他能经常听到其他人施恩和报恩的故事,他也可能会照着做。因此,爸爸妈妈的自身作则和感人的故事都能帮助孩子形成感恩观念,并付之以行动。

  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成长

  自我中心,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孩子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物,从而理解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学会感激和关心别人。有过扮演家庭成员经验的孩子更能对父母产生感谢,更愿意帮助爸爸妈妈;经常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帮人者和被帮助者,都可能让孩子更愿意去关心他人。因此,鼓励孩子多进行角色游戏,并在游戏中指导孩子学会感激和帮助他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知识链接

  节日感恩教育的利与弊

  在节日期间让孩子向特定人群表示感谢是传统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母亲节的时候,告诉孩子妈妈的辛苦,以及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孩子产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并通过言语表达、绘画、帮忙做家务等活动表达出来。活动对促进孩子理解母亲,并产生感恩之心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妈妈也会感到欣慰和幸福。

  但是如果感恩活动只在节日期间进行就存在做秀的嫌疑。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物,在母亲节、父亲节给爸爸妈妈送礼物,在重阳节给爷爷奶奶送礼物……但是在节日以外的日子,依然让孩子我行我素,成为生活中的小霸王,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什么事都不让他做。这种情况可能只会让孩子明白什么叫走形式,投机取巧,而不会让孩子真正懂得感恩。同时,不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事物,不鼓励孩子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也限制了孩子自理能力、对他人观点的理解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节日的活动必须和日常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感恩的心转化为感恩的行为。



    关键字:亲子  教育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