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潜能开发
早期教育个案-关于提前教孩子的讨论(1)
作者:佚名
更多

  作者:heqbear 发表日期:2004-05-12 09:55:16

  主题:关于提前教孩子数学,请问壮眯妈和张教授指点一下吧,我就是不明白。

  我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我们没有时间

  国外的孩子,每天有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有的是半天课,孩子在学校也是一种比较自由宽松的气氛,这种情况下孩子吃不饱,补点东西是应该的。如果是我,我也会给孩子点高年级的书看,更重要的是,孩子也会乐意看。可我们不同,我们的教学是学校安排的满满的,就像小熊这样的比较好的老师,回家不留作业,在学校老师也是领着大量的练习的,否则考试成绩不好,老师怎么交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放学回家,最喜欢的是自由活动的时间,这也是他思维、体力各方面都放松的时间。学校频繁的练习,使孩子本身对学习书本的东西会有一种抵触情绪,换句话说:没有孩子最佳接受时间,起码我的孩子没有。孩子不愿意接受,学习效果就不佳。我试过,如果孩子是主动问我的,我说一句他会主动思考并引申发散,如果我真的拿一本书去教孩子,效果往往是相差10倍,这也是我一直迟迟不动的原因。

  第二,我们能教多少

  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老爸从来不操心我的学习,突然有一天,老师说:你家丫头吃不饱,给她讲讲初中的数学吧,我老爸真的给我拿来一本书讲因式分解,可是我只知道(a+b)2=a2+2ab+b2,把里面的a换成(A+B),我就不会了,老爸看我实在愚木不可雕,长叹一口气,放弃了。我也认为我真很笨。等到中学以后,班里的数学课代表自称方程等全学过,已经学到初中二年级了,可他的数学一直没考过我。

  学校里的老师是专业人士,肯定能比我们教得好,我们教能教到老师教的那种程度吗?另外,学习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完善的,我们能有不断练习的时间吗?我对儿子一直是强调效率的,我主张千万别白费了课堂时间,当初儿子刚上学时我就和他说:“别人都提前识字,提前写字,你字认得不多,字根本没写,这是你和别的孩子差的地方,但你只有认真,肯定不差。”,结果孩子真的完成的很好。我的意思是说:张教授说自己的儿子上课时在后面自己做自己的题,但这样上学校还有什么意思,中国的学校里训练是很多的,我们为什么不利用它让它帮助完成这部分呢。我家儿子上学前知道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但运算不是很好,他也知道多位数加法、减法的运算法则,但根本不熟练,这些东西我都不管,既然学校要完成的,我莫不如让学校完成好了。

  第三,深度真的比广度好吗?

  我前不久上了一个帖子:说是要注意我们的学校和国外学校的差异,我们注意我们应该补什么。

  壮眯的学校数学是基本自己看,所以妈妈在这方面要补上,可我们的学校,书本知识是给掰烂了咬碎了还带着你咀嚼了,可我们的学校缺乏帮助孩子获得综合思考、社会活动、动手制作、自立自理、自由创意、做人责任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正是我们的软肋,需要我们弥补的。

  我更喜欢麦子爸爸说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航模图纸,让他照着做,面积、比例、分数等等数学问题全都学到了。

  我看了小侄女的新的初中物理书,基本是从国外模仿过来的,属于广但不深的一类,我很喜欢,因为小学5、6年级的孩子完全适合看。但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对这书很头疼,觉得不适合应试教育,所以到底是用两本书,新书旧书一起用。

  我觉得这就是国内国外的区别:国外是让你了解很多,但不深,如果你喜欢,可以自己尽可能地往里入,我们是太拘泥于深入,但不广,所以教出的学生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不少,但缺少一个站在上面俯瞰的角度。

  我们所能做的,是弥补这些差异,也就是广些(其实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没有办法)。

  我以前和开爸说过:我的方法是带孩子爬山,在山林中穿梭,体味自由自在的滋味,老师是带孩子走盘山路,等到山顶上一看,整个路是这样的走的。也许我儿子在生活中也学了数学,也学了物理,但绝不是从教科书上学的。

  第四、孩子一天一定要有充分自由的时间

  这是我的最根本的原则,永远不能放弃的原则。这个时间他干什么都行,恶作剧、幻想、折腾水、发呆、玩玩具、游戏、游泳、和爸爸玩冻冰棍儿等等,即使儿子上了中学,我也要力保这个时间,坚持这个原则。壮眯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存在这个问题,其实小熊很多让我惊喜的事情,都是在这个时间出现的。

  我这么提出来,也是源于对孩子数学的困惑。我去听过孩子的公开课,发现孩子的确吃不饱,上课总在游移,数学课还好点,因为他毕竟喜欢,老师说他最活跃的是有一些难题的时候。我估计到3年级他能解决这个问题,上课自己找一些书看,但现在让不到7岁的孩子自己控制恐怕还有点难。

  我一直迷惑的是教授说要教,可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程度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实在不清楚,也很困惑,教授不会说我顽固不化吧。

  作者:翩翩妈 发表日期:2004-05-12 10:06:12

  主题:要我理解,提前教不会是教课堂上迟早要学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我跟你相当一致!

  嘿嘿,想不一致也不成呵!反正在数学方面,俺基本是“听之任之”滴!包括学前,除了指使她买买东西之类,也没有像左使和黄海那样技巧的“训练”。

  后来就更完全交给学校了。

  但是翩翩声称特喜欢数学。课余看了许多数学科普书籍。她常会边读边赞叹边大笑甚至边翻跟斗,比如说“这个数列简直太美了!”“幻方问题太好玩了!”“这个像做侦探一样啊!”“这个只有大头冲下才成!(然后立即试行!)我真的佩服她能看数学看得如此动情和入迷。我好像只有小时自己做因式分解和解几何题时,有过这种痴迷。我觉得在抽象的方面,翩翩真的比我强。比如,她看围棋书,也能痴迷地一两个小时不放手。我对这个真是毫无兴趣。

  我觉得这样也挺棒的。干嘛非要把课本上迟早要学的东西再教一遍呀!

  只是,我不知道接下去还有哪一类的数学书籍翩翩能读得懂,红泥巴推荐的数学书,翩翩已经都读过了,有的还来回读了好几遍!

  作者:开爸 发表日期:2004-05-12 14:47:51

  主题:赞成小熊妈的绝大部分

  小熊妈是悟得了启发式教育的真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只是我想,在带孩子爬山,在山林中穿梭,体味自由自在的滋味的时候,如果他喜欢,还可以引他自己尽可能地往里入,不必去管深和广、生活还是教科书的问题,只要他喜欢、开心、入迷就行。翩翩就有这种味道了,只可惜翩妈是学文的,翩翩还没爬累的时候自己就先累了,可惜啊可惜。

  作者:壮咪妈 发表日期:20040512 03:00:38

  主题:jimmy妈妈再请进,我特别同意你的关于家庭教育要补充学校教育的观点。

  很久以前,记得张教授就提出,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组成的。越小的孩子,家庭教育的意义越重大。我看了这个观点,想了很多,这跟我以前的观点有些不同,以前我也认为有学校教育就够了。看了教授的观点之后,反复思考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教授的观点是对的。我们作父母的,费劲心力教育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强的能力,因而有更自由的选择,并期望有比我们更美好的人生。孩子们就是在一代一代的母亲美好的期望中,辛勤的劳动中,越来越好。国家的进步,有时真是由母亲们的手推动的。

  为了实现我们做母亲的梦想,家庭教育对孩子也是很重要。家庭教育确实应该以补充学校教育为宗旨。我们在国外,家庭教育主要的方向目前是中文。在国内的父母,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个符合孩子能力的学习计划,慢慢引导孩子对学习由浅入深地培养兴趣。也可以从学校不太重视的如人文,历史等方面入手。

  这样的教育才比较全面,这样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小熊妈妈、开爸:关于教育和提前教孩子

  我今天暂不从如何具体教的角度谈,先谈谈教育观念。

  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所谓的传统教育观念也不能说是我们的“传统”,也只是近百年引进西方的教育观念,就是把儿童教育作为工业生产式的教育。按照一定的年龄入学,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方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把儿童从生产线的这一边塞进去,几年后,从生产线的那一边就出来“人才”。这种教育方式,在文*革时代用来洗人们的脑子,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接班人”。近十几年,因为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用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培养出更多的工具。这种工具主义的教育方式在中国也是失败的,只有少部分人培养成工具,因为应试的工业化教育方式,把很多儿童、青少年培养成不合格的工具。

  我们一定要打破传统教育的迷思,在思想上突破这个牢笼,不然孩子的教育就始终存在很大的问题。当我们提倡个性化的教育、人格教育。就是要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育出更多心理健康、更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不仅是具有健康的人格、而且能够通过教育更多的激发出一个人潜在的天分、能力。为社会创造出会出更多的价值,有更大的贡献。这也是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谓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现代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念解释,就是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智力结构的均衡性进行个体化的教育。根据儿童做在的文化环境,和儿童所可能接受的文化需要去设计教育。根据这种教育观念,我们现在的学校是根本无法做到。在西方国家,一些父母和教育家为了孩子的教育,依据自己的教育观念去办学校,在中国现在没有,也做不到。

  在我们的学校是里根本不可能这样去培养的你的孩子,如果你愿意接受这种教育观念,只有父母去付出代价,这种个性化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去补偿。在我们国家少数知识分子的家庭可以做到一部分或者相当一部分。问题是:

  一、你是否明白、接受这种教育观念。

  二、你是否愿意付出代价,因为你要去学习,要用你的一部分时间去教育孩子。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谈得第二步,父母需要学习那些知识,以一种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去培养孩子。第三步才能去谈方法问题。

  论坛建立四年多以来,我一直在宣传这种教育观念,只是论坛上的大部分父母的孩子还小,没有上学或者刚上学,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没有面临具体的情况,我们说学龄前的教育主要是靠家庭,主要不是靠幼儿园,那么上学后怎么办?所以向小熊、开开、丁丁等开始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在国内的应试教育状况下,不知道如何去做。特别是对小熊、开开、丁丁等天分、基础较好的孩子怎么办?跟着学校走吧,虽然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会差,在考试成绩上,都会有好成绩,但是他们能否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质,不能使他们传承更多、优秀的文化,父母有一天会十分遗憾,或者不甘心。究竟怎么办,现在毕竟很是模糊,但是已经隐约的感到问题。

  宁宁和壮咪虽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应试教育的压力和冲突要小得多。

  我们如果接受这种教育理念,无论我们能或多或少的做一些工作,我们也能给孩子很大的帮助。

  我今天先把第一步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能够讨论一下。因为教育的理念是教育的“纲”、是根本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原则。指导原则糊涂,谈后面的问题就很困难。

  张仲华教授回复:小熊妈妈、开爸:孩子在教育中应该学到什么

  今天还是暂不谈具体如何去做,谈谈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孩子应该学到什么。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学到什么?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二、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

  三、学习必需的生活、劳动技能。传承文化。

  我不谈第二个方面,简单的谈谈第一和第三方面。

  一、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仅靠学校教的课程是远远达不到。我们国家中小学的教育是知识的教学为主,虽然在教学中提出把传授知识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结合起来,实际上教材的编制、教学大纲、教学的方法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像发达国家的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在教材、教学方法上比较重视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我们就必须了解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儿童智力结构的状态。什么是儿童的智力结构,近几十年对智力结构的研究很多,认为我们的智力中存在基本的、一般的智力因素和层次。比如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概念形成能力、空间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机械能力、语言能力、知觉组织、记忆能力等等。人的这些智力结构的状况,或者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智力结构状况一方面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也与后天的发展、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儿童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模仿、自己的操作、各种游戏、以及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促进智力的发展。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教材和学习上面,仅仅靠在学校老师教的课程、做的作业,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是非常有限。并且国内现在的教材设置,与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相差很远,比如空间能力、图形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在教材与教学中完全反映不出来。我们鼓励孩子去游戏、玩各种积木、拼图、电脑游戏、角色扮演游戏,鼓励孩子去自由的阅读、想象,学习音乐、儿童绘画等。都是为了促进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不能局限在书本。更不能局限在老师的教材与作业上面。一个孩子玩电脑游戏非常好,靠自己动脑筋一关关都能过去。这样的孩子就是在小学的考试成绩中等,但这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很好的。这样的孩子以后就有很大的潜力。有很多孩子学习不好,孩子也很费力,老师也很下劲,但就是效果差,为什么?这就是儿童的在某些智力结构存在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须找出智力结构存在什么问题,针对有问题智力结构进行训练,进行提高,根据儿童智力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给老师、家长制定教学方法。这就是我们从事这个专业的任务。对学习好的孩子,聪明的孩子也应该了解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才能知道儿童应该去学习什么,教什么。比如小熊和开开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是很多同龄孩子所不能相比,起码他们在智力结构这些方面是很优秀,如果你真的去孩子小学数学,小学数学的内容他们在一、二年内肯定完全能够搞定。去年夏天,婉妈把婉婉带到十堰,当时婉婉5岁八个月。给婉智力检查,婉的思维能力、概念形成能力、运算能力只是在这个年龄段中的中上等,并不是很优秀。但是婉的空间、图形能力是非常优秀,在五、六岁的孩子中是非常少见。你们看到婉做的那些手工了吗,这就是婉在这些方面智力的表现。

  为什么我给小熊妈妈、开爸讲,要教孩子学数学(还有乖),这几个孩子在这些方面天赋很高,现在去教,比以后去教,能挖出更多的潜力。当然有一个具体怎么教的问题。为什么一些音乐教育的行家,能发现很小孩子的音乐天赋,就会强调要早点教、早点学,能把孩子的音乐天赋更多的挖出来,开发的晚了,就挖不出来一个大音乐家。数学和其他能力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对每一个儿童,无论是聪明的、天才的、一般的、甚至较差的,希望都能有专业人员去检查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智力结构,能够给一个教育的指导。可惜目前国内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很少、很少。开爸认识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老师,他们都有专门从事儿童认知研究的专家。但是他们在应用领域很差,研究儿童认知,但是不会去分析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儿童智力结构,并且不能给儿童教育提出教育指导。幼儿园、中小学的老师就更谈不上。完全是凭经验进行教育。北京、上海、杭州很多

医院、教育机构给儿童做智力测验,只能告诉你一个IQ是多少,这没有多大意义,不能进行智力结构分析,不能给出教育指导,做智力测验没有多大意义。

  开爸、麦子爸爸都是从事教育工作,如果你们能够去深入学习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学习智力理论,并且能够学会分析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和儿童、中学生的智力结构状况,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融合到你们的具体教学中去,你们就会作出很大的成就、贡献。会给中国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我看到很多中小学老师做教学研究,下很大的 力气去研究,我认为都是白费气力,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结果,因为他们缺乏最基础的科学理论与知识、方法。看看每一期的教学研究杂志,和国外的研究相比,很多就是外行在那里下费劲。

  今天已经很晚,第三个问题明天再谈。

  小熊妈妈、开爸:教给孩子什么(二)

  昨天谈了有关智力的问题,今天接着谈第三个问题,因为必须一层层的去谈,不然就不知道我们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今天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学龄期以后的教育-知识与技能

  三、教育-文化的传承

  四、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 从事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的人常说的一句话:人一生智力的80%是在童年期奠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智力我们理解为是指智力中的基本结构部分,比如空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色彩能力等等这些基本的、一般的智力部分。有人问:有这么重要吗?一个人在小时候缺乏丰富的想象力,成人之后会有很好的想象力吗?对那些有丰富想象力的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就有很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看宁宁这个孩子,动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边做边摸索,很快就完成一个作品。这种能力有的成人就很差,比较复杂一点的仪器(电器),按照说明不一定能搞清楚。更不用说自己去创作。如果小时候经常动手去做,比如我们小时候自己动手做铁丝枪,小姑娘自己动手键子,开始是模仿别人,照葫芦画瓢。然后自己想出点子改进,做的更有特色。像宁宁、婉婉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动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很强。

  天赋很重要,智力结构的天赋在人群中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人群中的80%在出生后基本上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他们将来的智力、才能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所决定,特别是在幼儿时期,在童年时期所处的环境与接受的教育。人群中两头的10%,遗传的作用占有很大的比例。智商高于120或智商低于80的人就是两头的10%。

  在智力某些方面天赋高的人,很早就显现出来,在某些活动中就特别有兴趣,理解的也更深入,熟练度也更好一些,只要合适有环境,就是没有人主动去教,他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发展。无论天赋多高的人,必须要有合适的环境,才能把潜在的天赋更多的发展出来。就是天赋不高的人,也是需要合适的环境,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教育单位和父母高喊着口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很多父母忙着让孩子去背唐诗、珠心算、识字、数学班、学习绘画技巧。这些教育给了孩子什么?给孩子知识、技能?我们认为幼儿时期的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教给这些知识与技能。目的是促进儿童基本、一般智力结构各部分的良好发展。可以不识字,但是语言能力必须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不去学习绘画的技巧,但是要帮助孩子色彩能力、图形能力的发展,可以不去学习数学班、珠心算,但是要去帮助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幼儿时期和刚入学孩子的教育应该始终围绕着促进智力发展的目的。

  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教育方法是多样的。黄海带着孩子去观察自然,宁宁热衷于积木“乐高”。儿童的各种游戏、运动、剪纸、翻绳等都能去促进智力的发展。

  幼儿学习知识与技能也应该着围绕促进智力发展这个目标,而不能脱离这个目标。比如翩翩妈妈给翩翩讲故事、识字、阅读,是以围绕着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智力结构发展。小其妈妈教小其画画,是以围绕着色彩的辨别、表现力、图形能力、想象力、观察力这些智力结构发展。而教孩子珠心算、背唐诗、绘画的技巧仅仅是一种技能,而不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这些教育不适合的。

  有些教育是完全没有意义,比如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很差,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差。妈妈非要教孩子识字,死记硬背,就是孩子识了很多字,能促进语言能力发展吗,能阅读吗。不可能,这些教育就完全没有意义。

  幼儿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使儿童一生中的基本智力结构能更多的发展出来。儿童的观察、运动、操作、游戏、学习适当的知识、技能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围绕着这个宗旨。

  二、学习知识、技能

  通过教育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这个目标贯彻在整个儿童的教育中,就是进入

青春期,这个目标也始终如一。但是在幼儿期间和小学一、二年级。这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学习知识、技能,文化的传承就成为教育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随着进入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大学,知识、技能,文化的传承所占的时间比例就越来越大。如果在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较好,再后来学习知识、技能就要容易得多,孩子能够更快、更好、更熟练的去掌握。

  我们先把智力与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讲清楚。学习任何知识、技能,使这些知识、技能成为人的一项特殊能力,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的智力结构。一个儿童数概念还没有发展起来,非要教给加减乘除,儿童是不可能学会。数概念发展早、好的儿童学习起来就快一些,理解的深一些。

  是不是智力发展好的孩子就一定能学好?不是这样,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兔子不一定会得第一名。可能乌龟跑到终点,兔子永远也跑不到终点。很多职业、工作。你要把它做的很好,作出成就,不需要很高的智力。要的是毅力,要的是一点一滴的去积累知识、积累经验。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论坛上很多妈妈、爸爸的孩子还小,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希望孩子的学习永远是快乐的,这种想法不现实,并且也不完全可取。因为要熟练去掌握一门技能、积累知识,和将来的很多工作,都可能是枯燥的。就是做研究,结果是非常令人快乐,可过程是非常艰辛和漫长的。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中能得到更多的快乐,但是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够有坚韧的毅力,而毅力也是需要从小去锻炼。中国人教育孩子,几千年都强调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我小时候很讨厌这句话,二十多岁听到这句话也不以为然,一直到四十岁左右才真正理解这句话对教育的深刻含义。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们弟兄六个,父母都是当地的重点中学的教师,是书香门第之家,他们都很聪明,兄弟几个学习都很好,都是学校号召大家学习的榜样。成人之后,一直到现在,这弟兄几个都没有什么作为,连一般的、世俗的成就也谈不上。工作也很一般。依照他们的天分、他们从小的学习成绩,不应该如此。他们小时候的优秀,只是他们的天分较高,他们受到的教育较好。他们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就能表现的很好。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从小就缺乏坚韧的毅力、缺乏吃苦的精神。在文*革中和以后,再遇到困难以后,就不能坚持往前走。就不可能去积累更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学习与工作不完全是快乐的。我们要去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帮助孩子去学习、去积累各种知识与经验,尤其是学龄后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获得勤奋的精神。孩子在小学、初中期间锻炼出勤奋的精神,才能使一个人在一生中持续不断地获得知识、技能与经验。

  (其他两部分明天再写,明天早上还要上班)



    关键字:早教  家教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