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心理/行为/语言
童言趣语寻根
作者:佚名
更多

  两岁的源源指着路上一位老爷爷说:“白毛浮绿水爷爷。”妈妈和爸爸都感到十分诧异,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回味过来,原来,孩子刚刚学过《咏鹅》,其中有这样一句:白毛浮绿水。这位老爷爷的须发全白了,所以,孩子联想起来,嘴里蹦出了“白毛浮绿水爷爷”。 妈妈帮3岁的奇奇挠痒痒,奇奇一边儿闭着眼享受,一边儿指挥着妈妈:“是楼上痒。” “现在是楼下痒。” 妈妈懂得孩子的意思,他是把背上的上下方位,形象地说成是楼上楼下。 一位妈妈给小女儿讲故事,当妈妈说到“企鹅住在南极……”,女儿瞪大眼睛问:“那女极有什么呀?”女儿要玩爬山的游戏,妈妈提醒她:“你小心一点儿。” 女儿接着问:“那大心怎么啦?”

  童言趣语是令人发笑的, 又是引人深思的。家长常常会想:“这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女极”“大心”从何而来

  小女孩听不懂“南极”的意思,不明白它是个地名,在孩子的童心里,充满着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于是,她把“南极” 误理解为“男极”。孩子的想像力又很丰富,既然 “男极” 住有企鹅,那么,“女极”也一定住着什么东西。可见,家长和孩子对话,不要图省事,不能简单化,要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要多一点解释,否则很容易被其误解,闹出笑话来。 “大心”,是由妈妈要她“小心一点儿” 引出来的。在孩子看来,既然有“小”心,就该有“大”心,殊不知,习惯上并不存在“大心” 这种说法。可是,孩子的心里,根本没有什么清规戒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什么都可以创造出来,哪管它是否符合章法习惯。

  孩子学话有别于鹦鹉学舌

  我国有句老话:人为万物之灵。只有人类的后代,能学会用语言交往。孩子学说话的最初阶段,可能有与鹦鹉学舌相同之处,可是,总体地说,孩子说话是用头脑指挥的,他的语言总是反映他的认识水平。即使孩子说的是和大人一样的话,但在他头脑里的含义,也与大人有所不同。比如,源源说的“白毛浮绿水爷爷”,是指白发老人,奇奇则是用 “楼上楼下” 来代表上下方位。这都说明,在婴幼儿阶段,孩子的思维十分具体,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抽象的“白”,也没有抽象的“上”“下”,他们依靠具体的事物形象来理解词和句。针对孩子的这个特点,大人在和孩子沟通时,也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亲子对话大有好处

  在亲子之间开展对话大有好处,但常常被不少家长所忽视。他们以为孩子还小,懂不了,没有用。但是你注意没有,每当小宝贝啼笑时,妈妈一边走近孩子,一边在口里不住地念叨“乖乖别哭,妈妈抱你来了”,小不点儿听见妈妈的说话声,立刻就不哭了。原来,孩子学语言,分两个阶段:一是理解语言阶段,二是积极说话阶段。先是听明白,然后会说话。经常对孩子说说话,他会在无意识中,把听来的话储存起来,对促进语言发展的好处很多。

  而且,亲子对话,对于沟通亲子关系、增强亲情,至关重要。亲子对话,无疑是拉近亲子之间距离的强大磁力、粘合剂。同时,亲子对话,也是走进童心世界的一条捷径,一把钥匙。因为从孩子的童言趣语中,你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许多奇思妙想。



    关键字:说话  
(http://www.yywsb.com) 编辑: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