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玩具大本营
为什么我的孩子光知道玩
作者:佚名
更多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一封妈妈的来信:

  我的孩子快3岁了,整天光知道玩儿。我想让他早一点开始读书写字,可是孩子总是没有玩起来兴趣大。看一些读物上说,游戏对学前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是这样吗?游戏对孩子有什么意义?孩子对游戏为什么这么着迷?我们该怎样指导孩子游戏?

  心理师的回复:

  年轻的妈妈能为孩子的游戏发愁,其实是一件好事。对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是孩子的天职,光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喜欢游戏,因为游戏合乎童心特点。

  一是孩子感到有趣愉快。

  二是能满足孩子模仿的欲望。如羡慕司机叔叔开大汽车,自己搬个小椅子一骑,拿个东西当方向盘,“嘀嘀!开车喽!”一下就当上了司机。现实中做不成的事,在游戏里这么一“假装”就办成了,多有魅力!

  三是适应孩子的想像和心愿。在游戏中孩子是主人,可以自由地想像。而且,游戏总有个满意的结局,“打仗”必然胜利,“医生”总是治好了病人的病,“探险者”总是马到成功,从来不用拿现实来检验。既可以异想天开又有满意的结局,岂不是妙极了?!

  游戏的意义在于促进童心的发展:

  1. 游戏是孩子认识周围事物的途径,可以增进知识,启迪智慧。

  2. 游戏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促进个性发展。

  3. 游戏有利于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例如玩开汽车,孩子要通过想像来个“创造发明”,找到汽车的替代物。还要回忆起有关开汽车的印象,经过思考,“汽车”才能开起来。在开汽车的一系列活动中,又进一步体会到动作、声音与汽车开动的关系,这就发展了智力,增长了知识。同时,开汽车还要照顾“乘客”,请乘客坐好,报站名,请乘客互相关照,有时还要修“汽车”,这又促进了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至于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对孩子的游戏,却有许多父母不屑一顾甚至抱有偏见。“去去,别捣乱!没看我正忙着,谁有功夫跟你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没出息。”“你看这床上叫你糟踏成什么样了!”“叫你玩,叫你玩!”随着一声断喝,孩子屁股着实挨了两巴掌。瞧,童心泯灭的大人竟这样粗暴地不公正地对待孩子的游戏!如果孩子果真被限制得不再知道玩,真不晓得他们怎样一天天地健康成长?!只要想想孩子患病时“不愿意玩”的情形多么令人焦心,就不难理解人为地限制孩子的玩,对他的身心发展有多么不利。

  怎样让孩子玩得更好

  让孩子当游戏的主人。让他自己玩,不要因怕弄坏玩具就让他在一边当“观众”。要让孩子玩自己想玩的游戏,不要一切由着大人。不要轻易打乱孩子游戏的“构思”。

  培养孩子好的游戏习惯。如不打扰别人,有常性等。

  多鼓励孩子跟伙伴一起玩。这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基本条件。

  父母当孩子游戏的伙伴。对幼小的孩子更要注意这点,须知从不跟孩子一起游戏的父母不是称职的父母。

  不要突然命令孩子停止游戏。突然命令停止游戏,无异于剥夺孩子的正当“权利”。可以先打招呼:“准备一下吧,再过几分钟我们该吃饭了。”这既是对孩子的尊重,又可以使他养成有始有终的习惯。

  玩游戏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按年龄发展说,从出生到三四个月属“成人~婴儿游戏”,就是大人逗着孩子玩;三四个月到1岁半左右属“实物游戏”,如见东西就抓就啃,不管什么拿起来就“叮当”敲打,拿杯子喝水玩;以后直到六七岁属“假装游戏”,如角色游戏。

  好了,相信你是一个懂得童心的妈妈,让孩子的心灵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吧!

  马志国(心理咨询师)

(http://www.yywsb.com) 编辑: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