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编剧 乔当归 牛 菘 张学芳(执笔)
时间:从2016年1月31日开始,从寒气逼人的冬天到阳光明媚的春天。 地点:河南南阳。 人物:林主任,男,40多岁,脑外科主任; 桂娟,女,20多岁,护士; 老方,男,50多岁,患者; 爱国,男,30多岁,老方的妹夫; 英子,女,30多岁,爱国的妻子。 医务人员、患者、家属、群众若干。 【画外音】2016年1月31日夜晚,朔风凛冽,滴水成冰,冰雪导致路面湿滑。二广高速公路在路灯的点缀下宛如长龙,车辆川流不息。凌晨4时31分,新野王集服务区北2公里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20多辆车追尾,来自云、贵、川、渝等地的旅客伤亡惨重…… 1 新野县120急救指挥中心。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值班人员迅疾拿起电话:“喂,您好,新野120!在二广高速公路王集服务区北2公里处?好、好,我们马上派车去。” 新野县人民医院值班室。 林主任接完电话后表情凝重,迅速拨通内线电话,急切地说:“李院长,二广高速公路发生一起重大车祸,市卫生计生委和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指示我院派车前去抢救伤员……” 【画外音】李院长:“马上通知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救治伤员!” 2 急救中心门前。数辆救护车蓝灯闪烁,警笛声声,划破夜空。手拎急救箱、氧气袋的急救人员快速跑上车。一辆辆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冲进夜幕,冲向车祸现场。 与此同时,在外休假的50多位医务人员从四面八方赶往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急救中心门前。夜色茫茫,雪花纷纷扬扬。 正在张望、焦急等待伤员的,是一群医务人员——挂着听诊器的医生、抱着被子的护士、抱着氧气袋的护士、推着担架车的护士……他们搓着冻僵的双手,原地踏步活动着双脚…… 医院领导不时抬腕看手表。 3 多辆救护车的警笛声划破黎明前的寂静,由远及近;迫不及待的医务人员一拥而上。林主任指挥众人:“快,快!各部门抢救伤员!” 先被抬下来的是英子,一个年轻的孕妇,头部受伤,呈昏迷状态,被抬上担架车。桂娟急忙把抱着的被子盖在英子身上。 老方用手捂着头,满脸是血,被搀扶下车。 推着担架车的医务人员。 背伤者进门的医务人员。 桂娟抱着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跑进急救中心。 胳膊上缠着绷带的爱国,在护士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奔了过来。 老方:“爱国,爱国,先救英子!” 爱国:“医生快救英子,这可是两条人命呀!英子要撑住,闪开!快闪开!” 男声、女声重叠在一起:“大夫快救人啊!” 痛苦声、叫喊声叠加:“哎呀!疼死我了……” 4 载着英子的担架车从人们身边快速通过,紧随其后的是架着伤者的护士,他们向包扎室走去。 不同伤情的患者被送进相关科室,或接受检查,或接受治疗。 走廊内,人来人往;急救室内,林主任和同事们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抢救伤员。 5 【画外音】林主任:“产妇颅内出血,再加上即将分娩,通知妇产科医生前来会诊,必要时合并实施手术。” 外科重症监护室。英子躺在抢救床上,医务人员围着她进行救治,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吸氧、输液、输血…… 急诊手术后,随着婴儿的啼哭声,孩子降生了。但是这个剖腹生产的孩子因为缺氧,又被立即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各种抢救措施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病房内,头部受伤、满脸是血的老方被护士搀扶着走到病床旁,刚要躺下,却又挣扎着坐了起来:“不知道我妹妹现在情况怎么样?” 桂娟说:“您先好好休息一下,别担心。您躺下,我去帮您问问。” 病区走廊里的“抢救室”“用爱心传递生命”几个霓虹大字,清晰醒目。 医务人员有推抢救车的、有拿血压计的、有抱孩子的、有扶老人的……一组医务人员进进出出忙碌的画面。 ICU(重症监护室)。急救设备多,医务人员不停地忙碌着,监护仪、呼吸机上的报警灯交替闪烁,蜿蜒跳动的曲线就像生命的呐喊和挣扎。 护士:“王医生,12床血氧饱和度低!” 医生:“测血压,准备气管插管!” 一番紧急救治后,一切归于稳定,逐渐趋于平静。 6 雪后初霁。东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然后,朝阳冉冉上升;渐渐地,太阳露出祥和的笑容,冬日的大地暖意融融。 早上6时40分,李院长带领医院班子成员到病房挨个儿看望因车祸受伤的患者。林主任汇报说:“李院长,重伤人员还在抢救,轻伤人员情况已经基本稳定……” 早上7时,县卫生计生委赵主任带领部分班子成员,到医院看望、慰问伤员…… 7 数日后,病房内,林主任带领值班医生、护士进行业务查房。在老方的病床旁边,林主任一边仔细检查,一边嘱咐身旁的同事:“这名患者需要做头部动态观察,双下肢需要进行X光复查。” 林主任说完,又安慰老方:“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们会尽全力把您的伤治好、治彻底!好吧,您要好好休息!” 治疗室内,几名护士正在紧张地加药、备液。桂娟推着治疗车走进老方和爱国的病房:“您好,爱国,给您挂针哩,请配合一下好吗?” 病床上的爱国叹了口气,满脸愁容。 桂娟正在穿刺。爱国呵斥桂娟:“轻点儿,你会不会扎针?” 桂娟耐心地回答:“马上好。”穿刺完毕,又观察了一会儿,见滴速正常,她才转身离去。 8 傍晚时分,医院已经灯火通明。桂娟端着两份热腾腾的饺子走进病房:“来,吃点儿饺子吧,今天也算小年了。” 见此情景,老方热泪盈眶。他望着桂娟,颤抖着双手接过饺子…… 9 一周内,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名异地患者已有10人先后出院,仍有16名患者(危重伤患者6名)住院接受治疗。 10 在病区走廊内的“护患沟通园地”,一则《认领启事》格外醒目:“请1月31日夜车祸伤患者或亲属到护士站领取现场物品。”两名患者家属驻足观看,结伴前去。 11 在ICU外,爱国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在门口张望。桂娟走过去劝导爱国:“您怎么在这里,快点儿回病房吧!” 爱国:“不让我陪老婆、孩子,看看也不行?” 桂娟:“患者还在昏迷,孩子还在监护室,可以探望的时候医生会让您去探望的!” 爱国:“说什么话呢,怕我付不起医药费啊?耽误了治疗,我告你去,滚!” 老方闻声跑来,一把拽住爱国:“别在这儿给我丢人现眼,回去,回去!” 爱国:“我着急啊!” 老方把爱国狠狠地推进病房,语重心长地劝他说:“妹夫啊,你说说你这脾气,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么多天人家小姑娘跑前跑后照顾你,没招你惹你,你不该拿人家撒气,谁让咱家摊上这倒霉的车祸呢?” 爱国:“我着急啊!” 老方劝说着爱国,爱国心虚但嘴硬地狡辩着。 “可你也不能往救咱的人身上撒气啊!再说那天晚上情况紧急,咱们没有交住院费,人家小姑娘给你们拿药献血,这才救了英子一命啊,你说你是不是该好好想一想?” 爱国:“哥,你说的我咋不知道。” 老方:“你当时急晕了,你知道个啥!” ………… 12 在病房走廊,林主任看见桂娟抹着眼泪走进护士站。 林主任紧跟着桂娟走过去,随后坐在她身旁说:“受委屈了吧,患者生病在身,心情焦虑,说句过头话,做医生、护士的应该谅解。当然了,今天这个事情不怪你,处理医患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沟通。你还记得去年15床那名患者吗?他住院时没事儿找事儿,满肚子牢骚,后来经过你的精心护理以及我们的沟通、协商,最后不是很好吗?患者的态度转变了,出院时还给我们写了感谢信。听说他还一厢情愿地追求过你呢!是不是有这事儿?” 桂娟破涕为笑,林主任顺手递给她一张纸巾:“快,擦干眼泪,振作起来,继续工作!” 13 ICU病房内。英子渐渐苏醒过来:“这是哪儿?” 身旁的护士回答:“这是医院,你醒了。” 英子艰难地转过头来:“孩子?” 护士:“孩子很好,家人都平安,放心吧,好好休息。” 英子又安心地睡了过去。 1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正在为暖箱中的宝宝换尿布、喂奶。爱国在探视窗外,微笑着用手机给孩子拍照片:“儿子,你真漂亮。” 在ICU内,爱国身穿隔离衣探望英子。 英子急切地问:“孩子呢?” 眉开眼笑的爱国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让英子看照片:“你看,孩子多漂亮,像你。” 满眼泪花的英子幸福地轻声说:“孩子,孩子……” 15 数日后,在病房内,爱国兴高采烈地给父母打电话:“放心吧,母子平安。你们不用来、不用来,我们过几天回去,放心吧!” 喜欢照相的老方在一旁摆弄手机。 林主任和桂娟一起走进病房,说:“老方,怎么样,看着精神还不错,腿怎么样了?” 老方高兴地说:“好多了,嘿,不疼了!” 林主任检查后语重心长地安慰老方,老方点头称是;又下意识地摸摸头,舒心地笑了。 在另一张病床上,爱国忍不住傻笑起来,大伙儿都笑了起来。 16 垂柳依依,芳草萋萋。 崭新的5层门诊大楼及16层住院综合大楼;无障碍通道,电梯、自主扶梯、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花园内,患者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运动健身,有的在互相攀谈…… 17 准备出院的老方身背相机,凝望着眼前的一切,感慨颇多。他情不自禁地弯下身子,举起相机,把新的门诊大楼框进镜头里:“日新月异呀!” 看到一位护士搀扶着出院的患者,老方又急切地按下快门,自言自语:“亲如一家!” 此时,老方看到一位护士正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患者在花园里散步。老方跑上前去,情不自禁地说:“医者仁心呀!” 18 100天后,门诊大楼前的广场。 爱国手拿锦旗、英子怀抱孩子,和老方等人兴高采烈地朝急救中心走来。锦旗上“救死扶伤传佳话,宅心仁术显真情”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急救中心门口,林主任一边走路一边接电话:“好,马上到!”他来不及跟老方等人打招呼,就拉开救护车的门钻了进去。 救护车鸣着警笛驶向院外,驶上征途…… 显示字幕:此次二广高速新野段重大交通事故,抢救紧张有序,是对新野县人民医院乃至全县卫生计生系统处理突发事件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和检阅。新野县人民医院120余人次医务人员参与救治,出动救护车20余台次,连续手术十几台,确保收治的26名异地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妥善安置,直到康复出院;投入约15万元的住院医疗费用。此次救治充分彰显了白衣天使生命至上、勇于担当、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和为民情怀。 ——剧终

桂娟(护士)搀扶老方(患者)走向病房

医务人员搀扶伤者走下救护车

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