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 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 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四版:疾病防控
 上一版    下一版  
淅川县饮用水安全工程进农家
开封市多部门合作联合开展检查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防治流感 警惕两大误区
群策群力 协作联动 郑州部署地方病联防联控工作
连花清瘟胶囊为什么会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列入流感推荐用药?
1
11 1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防治流感 警惕两大误区
 

本报记者 史 尧  通讯员 张晓华   

    1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过例行的新闻发布会表示,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且仍处于上升态势。多地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
流感就诊有两大误区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豫华介绍,从近年来尤其是今年儿科的情况来看,孩子患上流感后,相当一部分家长极易出现两种就诊误区。
    一是求治心切、朝秦暮楚派。孩子是家庭的宝贝,一些家长过于心急,一天带着孩子跑好几家医院,恨不得看遍全城名医才肯放心;上午在这家医院看过,吃完药退烧了,到下午又发烧时(正常反复),立即带着孩子再跑另外一家医院。殊不知,退烧药的有效时间在4小时内,不可能吃一次药病情就彻底好。频繁就医导致家长和孩子身心疲惫,莫衷一是,对康复无益。
    二是硬扛到底、学业为重派。还有一种家长,坚信感冒自愈的信念,认为发烧后多喝水、休息好就够了。孩子连着四五天高烧39摄氏度以上,仍然不吃药、不就医,让孩子硬扛着。有的家长甚至不舍得耽误孩子学习,“轻伤不下火线”,让发着高烧的孩子去上课。疾病一旦迁延进展,有可能导致肺炎、脑膜炎等。
    “喝水休息的策略,对两三天以内的普通感冒是可以的。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超过3天以上发热持续不退,尤其是高热,应该带着孩子及时就医。”张豫华说。
这次流感的常见症状
    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要与普通感冒、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其他类型下呼吸道感染等区别开来。
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故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药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不同情况的科学处理办法
    对确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应尽早隔离治疗。同时,如伴有以下标准的1条或1条以上,应住院治疗:妊娠中晚期妇女、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非住院患者应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咯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抗病毒治疗是流感治疗的关键,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
    常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