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成立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医联体 |
|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员李惠子 李志刚)近日,由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省抗癌协会及省肿瘤医院主办的“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疼痛康复委员会年会暨癌痛规范化治疗学习班”在郑州召开,来自省内外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成立河南省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医联体,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30家单位被授牌,成为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医联体成员单位。 癌痛作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发生率高达61.6%,其中10%~20%患者的疼痛属于难治性癌痛,仅靠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者患者不能耐受。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外对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疼痛诊疗缺乏统一标准、医护双方认识不足等原因,接受规范化镇痛治疗的患者仅为30%,治疗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于定义不清、诊断标准模糊,难治性癌痛一直是癌痛治疗的软肋,已成为医生、患者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诊疗难度超过其他疼痛的总和。”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疼痛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省肿瘤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谢广伦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安宁疗护事业逐渐迎来发展的春天。作为肿瘤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联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30家单位成立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联合体,将通过组建指导与评审专家组,制定并及时更新专家共识和诊疗指南,进一步在行业内推动癌痛规范化建设;提出多学科治疗难治性癌痛的基本原则,统一镇痛泵技术、神经毁损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治疗技术的标准,为各学科提供临床实践的依据。 在此次大会上,省肿瘤医院疼痛科被授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疼痛诊疗培训基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安宁疗护示范基地”。省肿瘤医院疼痛科将依托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联合体,以身心关怀和癌痛诊疗为核心,推广早期规范治疗癌痛的价值及意义;关注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积极干预,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开设远程MDT(多学科综合治疗)会诊系统,建立双向转诊渠道,让基层癌痛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规范化的镇痛治疗;通过在学科共建、人才培养、示范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全面协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提供同质化服务和标准诊疗规范,带动区域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事业的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