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河南省胸科医院应用麻醉新技术自主呼吸下完成胸腔镜手术 |
|
本报讯 (通讯员徐紫渝)不用气管插管、不上呼吸机,在半个多小时的手术中,患者的肺部始终保持一张一合的自主呼吸状态,术后两分钟患者清醒,随即返回普通病房。这是河南省胸科医院胸部肿瘤科与麻醉团队合作完成的该院首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 18岁的小佳(化名)是一名大学生,入院前曾犯过两次气胸。两天前,小佳一觉醒来又感到胸痛。医生检查后发现,其肺部压缩已达到70%左右。在第三次放置胸腔引流管后症状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对于时常犯病的小佳来说,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家人连夜带着小佳赶往河南省胸科医院胸部肿瘤科。 入院检查后,王国磊副主任医师发现,小佳的CT结果显示左肺上叶有不到两厘米的肺大疱,且女孩身形瘦高,结合病史考虑,患者气胸频发是由肺大疱引起的。如果不进行外科手术,小佳的病情将会反复发作,可能危及生命,首选方案即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 传统胸腔镜手术即用气管插管实施全身麻醉,用呼吸机的外力代替患者自主呼吸,再利用双腔管优势进行患侧肺手术。此手术方式更便于医生操作,风险较小,但气管插管易引起相关并发症。 基于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与全面把控,王国磊提出利用国内先进理念——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小手术大麻醉”是胸外科医生对此类手术方式的一种称谓。该项技术与传统麻醉方式不同,优势在于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在精准麻醉的模式下实现快速康复,大大缩短住院时间,还省钱。 在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的同时,此项技术不仅对外科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是大大增加了麻醉医生的压力。 没有气管插管,不使用骨骼肌松弛药,只用镇静药物和极少量的镇痛药物来进行局部麻醉,既要让患者保持自主呼吸,又要防止出现呼吸抑制,气道管理难度增大。如何把握好麻醉剂量是关键,这全靠麻醉医生丰富的经验来判断。这在无形之中考验着麻醉医生的技术水平。 为了患者要敢于承担风险与压力,最终,王国磊团队和孟宪慧主任所带领的麻醉团队决定为小佳实施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 不用气管插管、不上呼吸机,在半个多小时的手术中,小佳全程自主呼吸,术后快速苏醒,随即返回普通病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