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基层儿科医生的足迹
照顾好你身边的“桃姐”
老爸的长寿花
阅读伴我成长
河南省疾控中心迎新年系列文体活动拉开帷幕
1
11 1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基层儿科医生的足迹
 

□王文正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瞬间,我步入了花甲之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命非常短暂。但寻迹以观,却有履痕浅现。追忆往昔,纵是风雨兼程,亦留下光辉点点。
    37年了,自从这个县级小城医院建立了第一个儿科科室起,我就投身于专业儿科疾病的诊疗。建科初期,一排平房,几十张桌椅,听诊器、体温表是当时最主要的器械工具,条件十分简陋。尽管当时条件简陋,但是我依然孜孜以求,坚持在摸索中探寻医理,在困境中磨练自己,虔诚求教,在医治疾病中积累经验。订阅医学期刊、购买医学书籍、整理病案资料、摘录论文内容、撰写医学论文……我一刻也不敢懈怠。从青年到老年,青丝变白发,我的医术日益精湛,思维日益成熟。
    除了每年诊治万例儿童病人,我也写了不少文章,记录了不少医案。我翻看发表的论文,竟有50篇之多,加上著作、奖励证书等,已是硕果累累。每次翻阅浏览,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触动。兴奋之余,我萌发了编写一本医书的念头。于是,趁下班之闲暇,茶余饭后,我开始整理资料。
    面对满箱杂志,我逐期查看,像写论文一样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箱子里有《中原医刊》《临床医学》《中级医刊》《中国神经疾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误诊学杂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数十种。这些杂志字体不同,风格各异,引文涉及中外,数据统计繁琐。整理完杂志,我便用电脑一字一句地开始打印,然后认真校对,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好在我视力不差,既不近视也不远视,但用眼时间过长,亦常模糊,有时需借助放大镜来分辨。文字打印完毕,我对著作、期刊、证书、聘书等进行拍照整理。对于整个内容,我按项目排列,分为医学著作篇(上、下)、科普论文篇、培训讲座篇、疑难病例篇、影印资料篇等6卷。经过数月的努力,医书终于编写告罄。
    30多年的儿科生涯里,我把精力全部投入病儿生与死的搏斗中,留下了什么?这些资料,不正是一个基层儿科医生的足迹吗?于是,我便取书名为《稚医履痕》。不用小说家杜撰和拔高,不用散文学家描述和渲染,也不用纪实文学家寻踪觅迹的挖掘故事、寻找典型,这本书用论文、病案、证书反映了一个基层儿科医生的行医路,这是我国千百万基层儿科医生的写照和缩影。这本书,也只是我对自己的过往作个总结,留个纪念。在未来的日子里,从书里找点儿自信,感受生活的艰辛和幸福,何尝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作者供职于睢县公疗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