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学对耳鼻喉科常见病的辨证施治
中药治疗脑积水验案
治更年期潮热汗出伴畏寒怕冷验案
1
11 1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治更年期潮热汗出伴畏寒怕冷验案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姚家村卫生所 胡佑志

    病例:曾某,女,51岁,自述月经量少,阵发身热,继而出汗,进食饮水时明显,且汗出后怕冷,尤其下肢寒甚,乏力,夜寐不宁,容易醒,舌苔薄黄,边尖苔少,舌质绛红,脉沉细数。
    查体:甲状腺功能正常,排除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潮热汗出。
    辨证:阴虚内热,心肾不交,属更年期潮热汗出伴畏寒怕冷。
    治宜:滋阴清热、止汗、交通心肾为主。
    处方: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仙灵脾、巴戟天各8克,黄芪、浮小麦、煅牡蛎各20克,柏子、酸枣仁、夜交藤各15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7剂。
    二诊:曾某服药后,睡眠情况有所好转,仍有潮热汗出,舌苔薄黄,舌尖红,舌质红,脉沉细,故上方去柏子,加糯稻根20克,肉桂6克。水煎,分3次服用,连服14剂。
    三诊:患者潮热汗出时有发生,畏寒好转,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细。故守上方继续服药4周。
    四诊:1个月后,患者潮热汗出、怕冷症状消失,余无不适。
    按:该患者潮热汗出、怕冷、乏力,夜寐不宁,舌绛红,苔少,脉沉细数,中医辨证属阴虚内热,心肾不交,予以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方中当归养血增液;生地、熟地可滋肾阴,此在治本;黄芩、黄连、黄柏各清上、中、下焦之郁热,使热清则火不内扰,阴坚则汗不外泄,此在于治标;黄芪为佐,以固未定之阴;浮小麦、糯稻根、煅牡蛎固涩敛汗;柏子、夜交藤宁心安神,加巴戟天、仙灵脾、肉桂补肾温阳,肉桂合黄连寒温并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故潮热汗出、畏寒怕冷诸症消失,患者痊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