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红海行动》:当不幸袭来时,个体该如何应对 |
|
□文晓欢 电影《红海行动》传达出了诸多主题,也引起了我的情感共鸣。我为中国海军、为祖国的强大感到十分骄傲。此刻,我想谈一谈,当不幸袭来时,个体应该如何应对。 影片中,得知自己的助手已经被杀害,再忆及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同样死于非命时,夏楠(海清饰)掩面而泣,几近失控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连死都不怕,可我就怕像今天这样没办法。” 是的,没有办法,连最珍贵的生命都换不来什么,眼睁睁地看着、等着,却无能为力,这就是战乱给人带来的恐惧感和无能为力感。一般情况下,人们面对个人困难或者苦难时,通过努力就会看到希望。唯有战争会给人带来彻底的绝望:命如草芥、朝不保夕。 隔着屏幕,影片中那种无奈的悲哀扑面而来,让我心里非常难受。但我拒绝使用“感同身受”这个词,因为这种站在自我位置想象他人感受的感觉,只是表象,旁人永远体会不到当局者那种真实的痛楚。正如影片中的那句话:“我模拟了很多次,但到了真正的战场,我控制不住自己。” 除了战争,我们生活中的不幸有多张面孔,有的关乎健康,有的关乎金钱,有的两者兼具。比如,那些家里本已经穷到揭不开锅了,“顶梁柱”又患上了癌症。这些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了那种深不见底的失望和一层层刀割般无望的痛,让人们感到悲哀、感到无力。 当然,我无意渲染凄惨,尽管凄惨客观存在。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感觉无望,感到痛楚密密麻麻时,接下来该怎么办? 号啕大哭或者愤懑,或者转移怨气,都无济于事,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正确的做法是:即便无力将事态扭转,但是也一定要能主导自己的情绪、态度,要理智起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要让情况更糟,或者迎来转机。比如,影片中夏楠收起了悲哀,混入恐怖分子阵营,卷入最惨烈的血战,毅然举枪,最终成功拯救了人质。 这样的正能量,是现今社会缺少的。谨以此感悟献给接下来的未知的人生,并且将其作为生活的态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