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管理好医院需要职工视角
太康县人民医院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结核病疫情存在地区及性别差异 疾控部门有什么应对措施
1
11 1 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管理好医院需要职工视角
 

管理好医院需要职工视角
□韩斌斌

   日前,笔者在博鳌参加了健康界组织的“悦读达人读享会”活动,和几位嘉宾就“怎么才算好医院”“如何经营好医院”等进行了交流,挺受启发,先将其中的一些感触分享给大家。

管理好医院为什么需要职工视角

   从治理的角度看,组织是各个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利益的一个综合平台。也就是说,只有各相关者的需求在组织层面实现了平衡,组织才能可持续地发展。
    顾客需求是组织存在的理由。组织存在和发展最核心的意义就是市场需求。我们在做现状分析的时候,第一个就是研究顾客需求的变化或者市场趋势的变化,它决定了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变化。
    所有者的追求(对企业而言是利润)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所有者提供了组织运行的起点和基础,对医院而言,就是政府的视角,公益性的实现;职工是顾客需求能否被满足的条件,如果职工需求得不到满足,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是一句空话;供应商是组织良性运转的保障,供应商没有合理的利润,就不会提供符合质量和效率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正常的医疗活动就会受影响。
    在医院规模越来越大、职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作为医院创造价值的主体,从职工角度看“什么是好医院”,是医院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研究各项管理措施时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个有趣的观点:
谁是谁的主人?

   研究分子病理的董兵博士前段时间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细菌寄生于人体,我们都认为,我们是身体的主人,细菌是身体上的客人。但是,人体中细菌的数量远超人体细胞数。细菌多细胞少,从这个角度说,很难界定身体是主还是细菌是主。
    人体生理的变化对菌群有影响,决定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菌群对人体也有反作用。例如,同样的食物不同的人吃了,有的人没事,有的人就拉肚子,这就是肠道菌群影响的结果。同时,菌群还会影响睡眠、肿瘤的发生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细菌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人体是细菌实现其繁殖的载体而已。
    人体利用细菌来实现微环境协调,细菌利用人体为自己服务。那么,到底谁是谁的主人?
    我听到这个观点后,直接就映射到对组织和职工关系的思考上。
    从法理上来说,医院是国有的,政府对医院有管理权;但实质上,医院能干什么事、能干成什么事、能达到什么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职工的素养和意愿决定的。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更广为传播的观点是,组织是个平台,每个人都在上面奔跑,先是服务提供者和服务需求者;随着人流的聚集,各种各样的需求和供应商就产生了,组织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逐步变成了一个“大集市”。
    从这个角度来讲,关注职工的需求,看一下职工眼中好医院的标准,不仅有意义,还非常有必要。如果患者、政府、管理层、职工对目标及相关标准的理解偏差太大,目标是很难达成的。

好医院的关键词

   那么,对于职工而言,好医院应该有哪些关键词呢?
    我谈一下个人的观点。这个观点,其实主要来自运营管理专家陈春花老师——促进成长和实现价值(陈春花老师的原话是赋能和激活)。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每两年就增加一倍,这意味着大家从学校、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两年后就落后了,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不仅知识,思维模式也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升级。
    人提升的渠道,除了来自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同行的分享,“干中学、学中干”,是提高认知、提升技能非常重要的手段。一个具有活力的、能够帮助个人成长的环境和平台就至关重要,组织应该也必须承担起这个提升平台的搭建任务。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里,受尊重、价值实现的需求,在“80后”“90后”逐步走向组织的中央,成为组织主流的时候,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个群体,出生在比较稳定、比较丰裕的环境中,是非心大于功利心,追求美好大于追求功用;如果组织在提供合理的薪酬之外,还提供了能够帮助其不断成长且能够充分发挥个人价值的平台,我想,这样的医院对职工的凝聚力一定是很强的。

医院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两个关键词?个人理解,在于以下这几点:

一、   组织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是明确的、公平的,而且在日常工作中是可以验证的,也就是说,规则、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信息是透明的。

二、个人的职业上升规则和路径是清晰的,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三、医院和各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知识积累系统,融合团队的智慧,不断迭代;个人从中获益,个人也为知识系统做贡献。在多点执业时代,这个非常重要。

四、   协同是方便的,没有瓶颈的。毕竟对于医疗活动而言,要顺利完成并不断创新,需要很多团队常态化的协作。
    这几条还可以概括为不断提高厚度、高效的平台,责权、因果链明确的机制(对个人而言,行为和结果的关联很明确;对组织而言,个人的提升和组织的进步要关联),这些,都是管理者努力的方向。

专家简介
    韩斌斌 管理学硕士,正高级会计师;现任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享受国务院、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后备),河南省首批首席会计专家,首批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中央财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被中国医疗界权威门户网站健康界评为“2015年十大专栏作家”;主编《医院成本管理研究》一书;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若想与韩斌斌女士有更多的探讨和交流,可关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杏林数豆者”(XINGLINSHUDOUZHE)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