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三版: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全新的思维建设更加出彩的医院
不是所有结核病都传染 治疗最忌不规范
健康扶贫须注重“理念健康”
1
11 1 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以全新的思维建设更加出彩的医院
 

以全新的思维
建设更加出彩的医院
□席子明

 

   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每一个河南人,每一个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都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原更加出彩紧密联系起来,树立起强烈的争先进位出彩意识,争做出彩河南人。
    河南出彩,是由一个个出彩的河南单位、一个个出彩的河南人做出来的。新时代,河南卫生计生工作,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是历史的选择,要有历史的担当。要想无愧于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新时代,就要主动作为、主动有为、奋发有为,把河南卫生计生工作做得更加出彩。
    河南卫生计生工作要想更加出彩,从医疗卫生领域来看,就是要求每一家医院都要更加出彩。本文就以如何建设更加出彩的医院为题进行讨论。

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开放是促进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说实在的,就整体而言,我省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我们要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只有“傍大款”和“抱大腿”,只能以更强大的定力进行义无反顾、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以更灵活、更有效、更诱人、更接地气的方法和措施,广纳国内外圣贤,广引国内外先进技术,造福中原父老。
    “傍大款”和“抱大腿”有3个层面的含义。
    医院层面:医院在国内外寻找一家顶尖的医疗单位作为全面战略合作的单位,在医院管理、后勤、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引进等领域,开展全领域、全方位、立体、互通、互用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点对点的,要以不求为我所有、只求为我所用的心态,去合作。
    科室层面:科室要在国内外寻找一家在本专业顶尖的科室作为合作科室,全天候、全方位合作共建,确保每年至少引进一项国内外领先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急救等技术。这种合作既可以是人对人、面对面的直接合作,也可以是远程的、在线的合作。
    个人层面:医师个人要在国内外寻找一名顶尖的本专业大家作为自己的业务导师,开展无缝合作,随时接受先进的理念、知识、技术以及诊疗指导、建议,普惠广大患者。这种合作可以是上学(读研)的(医师个人到导师科室、实验室开展访学、研修、进修、攻读学位等),也可以是下派的(导师或导师的学生、助手等,到医师所在单位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坐诊、会诊、手术、查房、挂职,或建立基地、中心等)。
    上述3个层面是互补、互通、互联、互用的,不是互相排斥的,更不是互相敌视的,可以是一家医疗机构,也可以是不同的医疗机构。

二、以全新的思维,迎接医疗科技转向

   患者看病的心理,我认为主要有下列6种:就近、熟人推荐、找熟人、找名医、找大医院、跟着广告走。
    患者还有两种被动的就医形式,就是下级医院或基层医生向上级医院的转诊和医保政策的约束性就诊或转诊。
    患者有个诸如感冒发热之类的小病,常常会选择就近就医或者自行购药治疗,怕麻烦;患者如果需要住院,总是想办法在医院找熟人,包括街坊、亲朋好友推荐的熟人;真正患大病、重病的患者,想要找的是名医、名院;患慢性病、不治之症的患者,常常是四处求医,往往跟着广告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患者就医理念的转变,可以预见,未来医疗市场一是向人才和科技转化,二是向“互联网+”转化。
    患者身体出现了不适,引起了病痛,需要到医院寻求医生第一时间明确诊断、第一时间找出病因、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节省、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去除病痛,恢复健康。
    这若干个“第一时间”和“最”就需要医院有高科技、先进的医疗设备,就需要医院有技术高明、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医生。
    一家医院如果能坚持做到这若干个“第一时间”和“最”,这家医院在社会上就会有较高、较好的口碑,也就会有很大的患者群,医院何愁发展不起来?
    互联网已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地方互联网的兴起,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出现,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尤其是地方“互联网+”,必将影响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生活、工作的态度和认知。
    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深刻意识到地方“互联网+”对未来医疗市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会产生“飓风”效力。我们应该借助“飓风”的力量,开拓和扩大属于自己的医疗市场。

三、以高质量人才建设为重点,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兴院之本、强院之基;没有人才,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服务就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和无本之木。人才在医院发展和医疗技术提高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医院要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下列3类高质量人才。
    一、高质量的管理人才。
    我一直认为,管理人才是第一人才,因为管理人才从政策、制度、服务等方面制约和影响着其他人才的培养、成长、成才、使用和才能发挥。
    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是什么呢?首先要有卓越的见识,要有专业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其次要有“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肚量;再次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和对各种“负担”的承受力。
    二、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要有“一颗红心”,要忠诚于组织和事业,要有底线意识、底线思维,具有团队精神;在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技术是出类拔萃的,而且有专业前瞻性、前沿性,具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和能力。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要又红又专。
    三、高质量的服务人才。
    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中,安全是第一位的,高质量的服务人才队伍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水、电、气、基建、绿化、环境、维修等的高质量管理,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服务人才队伍。要牢固树立“服务人才也是人才”这个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甘做幕后英雄的服务人才队伍。

四、以“放管服”为抓手,促进科室高质量建设

   “放管服”说着容易做着难,因为这将动摇医院决策层和职能部门的权力和利益。
    彻底的“放管服”需要壮士断腕、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和胆识。对于科室来说,就要确保下放以下这些权力。
    一、要使科室有“财权”。
    医院可按照要求将定编定岗所需人头经费、科室建设经费、奖金等划拨给科室,监督科室在阳光下自行分配、使用。
    二、要使科室有“人权”。
    科室需要什么人才、引进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由科室按照科室建设需要和医院相关政策自行选聘、解聘。
    三、要使科室有“物权”。
    科室需要什么仪器、设备,科室说了算,在制度约束下自行采购,也可和其他科室联合采购,共同使用。
    四、要使科室有“学科建设和发展权”。
    科室怎么建、怎么发展,发展那些学科、建设那些学科,一律由科室按照医院学科建设的宏观指导确定。
    五、要使科室有“协同创新权”。
    科室有选择协同创新发展机构、单位、人员的权力。
    医院要激活科室创新发展的动力,要把科室建成医院发展的活化分子和激活细胞,最大可能地调动全院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潜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让科室这个医院最基层、最基本的组织机构,在医院发展中释放出最大、最强、最耀眼的活力。

五、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公益性

   高质量党建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力量,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更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公益性回归,解决人民群众“能看病、能看得起病、能看好病”问题,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维护白衣天使圣洁形象,维护医疗净土的关键和政治保障。
    卫生计生工作更是民生热点,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新时代,卫生计生工作的核心就是建设健康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的核心是使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延年益寿。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要确保卫生计生工作实质上公益性回归,确保卫生计生工作普惠人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人人享有健康、人人享受健康红利,这离开高质量党的建设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为公立医院,理应带头践行党的卫生计生工作方针,带头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护航,为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出力。

(作者供职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