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中) |
|
何谓消毒?何谓灭菌?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标准,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处理。 消毒灭菌的原则是什么? 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接触完整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高水平消毒。 2.根据物品性能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 3.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先冲洗,然后消毒或灭菌。 4.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消毒效果。 什么是斯伯尔丁分类法? 答: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物品。 定义: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等。 要求:一定要灭菌。 灭菌方法:压力蒸汽(首选),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灭菌。 2.中度危险物品。 定义: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要求:高水平消毒。 消毒方法:2%戊二醛溶液、含氯消毒剂、碘伏、75%酒精。 3.低度危险物品。 定义: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等。 要求:中、低水平消毒。 消毒方法:洁洗,机械除菌。 总之,应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险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什么是高水平消毒? 高水平消毒是指: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什么是中水平消毒? 中水平消毒是指: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你能区分清洁剂、消毒剂和灭菌剂吗?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如洗手液、洗衣粉、洗衣液、多酶洗液等。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分为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低水平消毒剂。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使用碘伏进行皮肤或创面消毒时,需要注意什么? 用于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时,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用于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时,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两三遍,作用至少2分钟。 用于口腔黏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1000mg/L~2000mg/L(mg/L为毫克每升)的碘伏擦拭,作用3~5分钟。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什么情况下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使用前,如果发现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完全、外包装潮湿、超过有效期、包装物破损等视为污染不得使用。 无菌物品包打开后使用时间? 1.以容器包装灭菌的敷料类无菌物品启用后不得超过24小时。 2.无菌盘需要标明开始使用时间,每4小时更换1次。 3.抽出的药液如未能及时注射,应注明抽吸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再使用。 4.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需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5.一次性包装的酒精、安尔碘等开启后应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灭菌容器盛放的酒精、碘伏有效期为3天。 6.无菌棉签打开后应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7.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要注明抽吸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再使用。 8.干保存的无菌持物钳和持物罐开启使用后应4小时内更换1次,遇污染随时更换。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1.含氯消毒剂要求现配现用,测试配置浓度是否达标,加盖保存,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2.使用中的戊二醛最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4天。 3.消毒液配置后都必须标明配置时间、失效时间。 氧气湿化水可以用自来水代替吗? 不能,氧气湿化水要用灭菌水。 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有何要求? 新出厂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100μ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μW/cm2(μW/cm2为微瓦每平方厘米)。 2%戊二醛溶液用于浸泡灭菌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不少于10小时。
(材料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处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