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胃炎的分型治疗 □胡佑志
气滞湿阻型 症见脘腹闷痛,嗳气泛酸,食少乏力,呕吐苦水,舌苔黄腻,脉濡。治宜行气导滞,健脾化湿。 方用乌贼骨、煅瓦楞子各15克,茯苓、神曲、炒谷芽、炒麦芽各12克,木香、香附、枳实、厚朴、苍术、姜半夏各6克,制大黄3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5~7剂。 脾胃虚寒型 症见倦怠乏力,呕吐苦水,口淡多涎,胃痛绵绵,喜温喜按,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沉细弦。治宜益气健脾,温中止痛。 方用党参、炙黄芪各20克,山药、白芍各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木香、香附、枳壳、延胡索各10克,干姜、桂枝、炙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5~7剂。 胃阴亏虚型 症见胃脘部隐隐灼痛,嘈杂似饥,或伴有嗳气,口干而苦,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生津,清胃降逆。 方用太子参20克,生地、玄参、乌贼骨、煅瓦楞子各15克,黄精12克,麦门冬、枸杞子、玉竹、天花粉、白芷、佛手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5~7剂。 肝气犯胃型 症见嗳气、食欲不振,呕吐苦水,胃脘胀痛,胸脘痞满,大便不爽,舌红苔薄,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用炒白芍15克,当归、木香、制香附、炒枳壳、川楝子、延胡索、姜半夏各10克,柴胡、陈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5~7剂。 (作者供职于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姚家村卫生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