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医药文化科普要让人一听就懂 |
|
本报讯 (记者索晓灿)多媒体视角下,如何正确认识中医药文化科普的意义、正确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新形势下,中医药文化科普的要素有哪些?在6月29~30日举办的全省2019年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培训班上,多位中医药科普专家带来中医药文化科普智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专家温长路说:“中医药文化科普的传播一定要服务群众、接地气,也就是表述‘求亲’;不能原封不动地把学术内容搬到普通的传播中去,普及性宣传要让受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在培训班上,温长路以《多媒体状态下中医药文化科普的传播》为主题,阐述了中医药文化科普要用通俗的语言、靠谱的信息、实用的内容来吸引人。在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中,使用直达生活的朴素哲理、普遍认可的名家言行、民众熟知的健康谚语、影响广泛的文学故事、生动活泼的流行歌诀、直观易记的数字、时尚流行的网络语言、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例等,可以达到传播效果。 《健康从“头”说,重“心”活人生》《〈伤寒杂病论〉中的科普智慧》《中原中医药文化概说》《中医药科普讲座授课技巧》等主题讲座,也吸引了学员们的注意。 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科普对象不同,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和内容也要有所区分,通过不同形式把中医药健康文化转化为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语言,能够提高科普宣传质量和水平,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要求,在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过程中,要正确看待中医药在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地位和必要性;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医药文化内涵;以中医药文化自信,准确地向社会大众讲好中医故事、传播中医正能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