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他是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
|
他是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今年7月2日,在舞钢市武功乡贫困村刁沟村,74岁的贫困户吴某的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武功乡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成员刘晓亮。他在贫困户家中进行随访以及提供其他方面的诊疗服务。该村56岁的患食管癌的牛某、患有先天性脊椎畸形的吴某等36个贫困人员记不清刘晓亮来他们家里随访多少次了。 刘晓亮每次来到贫困户的家里,都要测量血压、及时更新爱心小药箱里的常用药、将降压药送到患者手里…… 刘晓亮是一位基层普通的全科医生,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健康扶贫的工作中暗下决心,立志为武功乡22个村、286个贫困户当好健康守门人。 刁沟村41岁的贫困户吴某,因出生时患有先天性脊椎畸形,失去劳动能力。吴某70多岁的父亲因患脑梗死花费了家中6万多元的积蓄,还有常年患肺心病的母亲,一家人既要服药、治疗疾病又要维持生活,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当刘晓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就成了吴某家的“常客”。刘晓亮在经常探望吴某一家人的同时,还免费为他们检查身体、治疗疾病。有一天,吴某的母亲突然病情加重,呼吸困难,吴某在第一时间给刘晓亮打电话。刘晓亮接到电话后,迅速安排救护车把吴某的母亲接到卫生院,安排医生为其抢救、治疗。经过采取吸氧、利尿等紧急措施,患者转危为安。随后,经过7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吴某母亲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刘晓亮在给贫困患者诊疗时十分注重心理安慰与沟通,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用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等温暖着患者的心灵。 刁沟村51岁的贫困户刘某,因患脑梗死,偏瘫了,卧病在床多年。之前,刘某患病时,都是让家人到药店为其购买药物;病情严重了,其家人就借邻居的三轮车,在三轮车里铺上棉被,带其去医院治疗疾病。刘某说:“若不是病情严重了,我真不愿意去医院。因为身体原因,出去一趟太困难了。”刘晓亮第一次去刘某家里时,刘某感冒了,不间断地咳嗽,以致满面愁容。刘晓亮认真为其检查身体,并通过聊天逐步确认了病情及了解了家庭状况。第二天,刘晓亮为刘某送来了感冒、止咳、压疮药等,并为刘某翻身、按摩等。自此,刘晓亮时常来到刘某家随访。刘晓亮说:“我去贫困户家里随访,就像走亲戚一样。” 贫困人员都熟悉刘晓亮忙碌的背影,记得他随访、送药物以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打扫卫生的身影。对于这些,父老乡亲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刘晓亮为他们消除了病痛,送来了安康。 (弘 扬 段泓涛 陈会召)
 刘晓亮(右一)正在为群众讲解防病知识 段泓涛/摄
|
|
|